有时间多陪伴,别让回忆变得弥足珍贵!

2019-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b948731aeffb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

比较幸运的是,当时我已经上初一了。

所以,作为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我身上体现的并没有那么明显。

对于父亲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

那时,我可以坐在父亲的肩膀上;

下雨后,门前小路变得泥泞起来,是爸爸把我抱在了怀里;

有集会时,总爱牵着爸爸的手赶集去,因为我想吃什么他总会毫不犹豫的买给我。

印象中,

爸爸总爱拿他的胡子扎我的脸;也喜欢袜子一脱丢给我,让我帮他洗,明知道我洗不干净。

印象中,

爸爸总是很有力气,虽然个头不高、身体也不壮,但是总能干些力气活。每到收麦子、收玉米的时候,一编织袋的粮食扛在肩上,一手扶着另一只手叉着腰,让我感觉好轻松的样子。

印象中

爸爸好像不知道疼,在工厂中工作时,机器将大拇指切割了(伤口特别深的那种),缝针之后满脸淡定的回家了,仿佛刚刚从邻居借了瓶酱油。

对父亲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小学阶段,再往后,竟想不起了。

或许,就是因为我上了初中,父亲外出打工了,剩下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看吧,陪伴多重要,连回忆都这么弥足珍贵!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抱起了你,就养不起这个家。

有人说,父亲的面貌决定了女儿婚姻的样子。

知乎上关于“什么男人不能嫁?”的问题,

一个高赞的回答,我爸。

权威期刊《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实验结论是:与父亲生活时间更长、感受过更多父亲恶劣行为的女孩,对男性的要求更低,可能会拥有更多的性伴侣。

于我而言,父亲对我在择偶标准上也是有影响的。

老公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家,也并非什么名校毕业,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男人。

细想起来,老公的为人处事以及性格方面跟爸爸还是很像的。

结婚以后,回家的时间更少,每年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

网上看到那则可以陪伴父母多久的计算时间,我甚至不敢细看,内心拒绝自己接受这些。

哦,对,长大后对父亲的回忆就是,年三十下午我俩一起贴对联!父亲没念过书,认不得几个字,每每贴对联的时候就问我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

其实,我也不懂,完全靠着怎么念舒服怎么来!

长大后,仅存的对父亲的回忆,在结婚后也随着消失了。

我其实挺羡慕papi酱的婚姻,即使婚后也可以自己陪着自己的父母。

为什么选择今天推送这篇文章?

因为我觉得每天都应该是亲人节,子女和父母,父母和子女。

这里也希望告诉作为家长的我们,孩子或许真的不要求我们非得去哪些特别的地方。

楼下的公园溜达溜达,聊聊天,都可能成为以后的回忆。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即使这样,也别让回忆成为空白!

能陪伴的时候,放下手机,一起下楼走走...

作者简介:

毛蛋蛋,90后老母亲,学过心理学、待过儿保科,最喜欢的还是——做他的老婆,孩儿的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