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广州恋岭南

旧时自梳,今日不婚——为什么她们不愿意结婚

2019-04-09  本文已影响6人  葵花向阳CC

#我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

不久前,“晚婚不婚成流行”这一话题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

据统计,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就呈下降趋势。全国结婚率从2013年的9.9%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7.2%。这一五连降可以称得上是现代人对结婚施展的“五杀”绝技了

其中,女性不愿意结婚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理由之一,而不婚女性这一群体也在日渐扩大。

1.现代女性不婚成为主流

现代社会对女性愈加包容开放,婚姻不再是女性们获得社会地位和成功的唯一方式,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通过夫家的显赫来证明自己。

女性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她们一样可以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甚至不亚于男性

她们能够在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而婚姻和家庭有可能会对她们的职业生涯带来不少冲击和阻碍。如果能明白她们对事业的担忧,似乎也就能理解不婚女性的决定和态度了。

源于《我家那闺女》

2.女性独身主义者不是现代产物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因为当代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才让女性们萌发了不婚的思想,但其实并不然。

晚清时期,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一个群体,民间称其为“自梳女”,在肇庆、广州等地都可以看见她们的身影,其中又以顺德自梳女最具代表性。

自梳女

顺德的蚕丝业在宋朝开始兴起,于晚清时期迅速发展。他们招揽女工,大量女性因此获得了独立谋生的机会。

当时在当地有一童谣:“鸡公仔,尾弯弯,做人新抱甚艰难……”(注:新抱指新娘子)道尽了媳妇在婆家生活的艰辛。

缫丝女工有稳定的收入,可以实现经济独立。看到不少姐妹婚后在婆家受气,于是情愿梳起头发终身不嫁。

3.何为“自梳女”

女子出嫁前需由母亲或全福之人为其梳头,此称“上头”。将少女时期的辫子梳成妇人髻,绾起的发髻代表新娘从此将为人妇。自梳女同样要盘发,但却有特殊的仪式。

出自电视剧《自梳女》

立志不嫁的女子在自梳前要准备好新衣鞋袜、妆镜头绳以及香烛酒肴,用柏叶和黄皮叶煮水沐浴,拜观音立誓,在自梳女聚居的姑婆屋中由年长的自梳女为其把辫子梳成发髻。

梳发时要念一道八梳诀:一梳福,二梳寿,三梳自在,四梳清白,五梳坚心,六梳金兰姐妹相爱,七梳大吉大利,八梳无灾无难。

女子向其他自梳姐妹行过礼后,回家告知父母,至此“自梳”仪式始成,家中条件稍好的还会宴请宾客。

至于那些为父母所逼不得已要成婚的女子则通过“不落家”这一自梳女子的假婚习俗来应付双亲。这样看来,现代女性为了逃避父母的催婚而无所不用其极也不是没有一定的历史性的。

……

……

……

社会在不断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也一直在增加。如果说旧时女孩自梳是迫于环境压力,那么现代女性选择不婚其实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学历高、薪酬高、眼界高,现代女性本身就足够优秀。这些条件让她们不需要依附什么而独立于社会。不婚能让她们更加自由不受拘束。

她们也只是想要过一种让自己更加享受的生活罢了。

想要了解自梳女独立自强的更多故事吗?欢迎到微信公众号"恋岭南"查看原文喔~

PS:广州陈家祠有相关展览,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参观~

源自恋岭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