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柔美文分享

《道德经》自知自强

2023-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言雄南

自知自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了解别人的优劣长短,是有智慧的。有了识人之智,才能做到知人善用,事业有成。除了能够“知人”之外,还要“自知”,才算足够的明智。世上能够做到“自知”的人很少。很多人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是被物欲蒙蔽了自我,不能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自知者明”,是说有了自知之明,能够认识自己才算聪明,是大彻大悟,难能可贵。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便是出自此处。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过了别人,只是因为力气大,这不算什么。能够战胜自己,才称得上真正的强大。想战胜自己,克服自己,那是很难的。修身养性就是自胜之道,战胜自己的欲望,以及种种妄念,就不会有烦恼。往往,英雄征服了天下,却不能征服自己。这里的“强”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与“柔”、“弱”相对,比如五十二章“守柔曰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到了什么程度才算富足?物欲横流,人心大多是不知足的。不知足就永远不会富足。心有余裕,即为幸福。内心的悠闲和空暇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说“知足常乐”。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不知足的话就会永远跟着欲望跑,那样会使自己永远生活在疲累之中。

什么叫有志呢?勤勉而行,克服困难,就叫有志。“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唯战胜自己,也要战胜别人。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人要安守本分,要认识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违背“道”的规律,这样就可以长久。身体死去,精神可以不死,这叫“死而不亡者寿”。

本章阐述了老子的励志之道,重点是讲解个人的品行修养。“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胜”更为重要,只有达到“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才能使精神超越死亡,成为长久存在。这说明战胜自己的重要性。一个人若有充足的自省精神,并且坚定信念切实推行,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一书中说本章“宣传了一系列消极、保守、反省的精神修养观点”,“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其实,“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是说人的身体消失了,但精神却可以不朽,永垂千古,这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就像后来儒家所宣称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老子宣传“死而不亡”,是他的一贯主张,体现“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不是宣扬“灵魂不灭”,更不是宣传有神论。

近代学者梁启超对《道德经》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人的一生不过区区几十年,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肉体虽然消失了,而精神、思想、学说却会长期影响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