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逝去的,才更让人爱恋
成长路上有你
真乃三生有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Q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一祭海子长眠,二祭哥哥魂安,三祭爱玲美如烟。
0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四月是诗歌之月,很多社群都组织了这一主题的活动,也包括我们。春天里,诗歌孩子全部复活。春天,是读诗的日子。也很容易,能想到海子。
海子,是很多人心中的裂痕。我们爱他的诗,会吟诵甚至背忆;我们更爱他的人,放纵不羁爱自由。有一颗心,不愿被世俗束缚,却无法逃离世俗的羁绊;有一颗心,在尘世希望获得想要的安宁与幸福,却最终在空无中解脱;有一颗心,哪怕遭受恶意和失望,还是教人生而希望,向往光芒。
我们都爱海子,爱他的才华和自由,爱他的本色和作品。任何心灵自由、展示本色、活出自己的人,都应该得到欣赏。而海子尤甚。我们爱他,少年英才,而遭天妒。我们爱他,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离开,留下一抹夕阳。
有人说,海子是浪漫主义的诗歌狂人,带着诗歌精神走入了永恒。没有了海子,诗歌的先锋性已经不复存在。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海子之前,并无海子;而海子之后,也再无海子。海子的逝去,竟是一个时代的离去。
卧轨,区别于其他的自杀方式,也并无一定缘由。有人说因为爱情,也有人说因为性格。单纯善良而情感真挚的诗人,在有限的生命里体尝了人世悲欢,也许包括爱别离、求不得和怨憎会。叹一声人生何惧,只道是再无寻常。
在四月,祭奠春日的一道闪电——海子。精彩的人生不需要时间度量,愿我们的生命也能具备无限的张力。
02
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
哥哥张国荣,自那年愚人节跳楼自杀,仿佛就把自己的纪念日定在了四月。他是明星和偶像,更是很多人心中的传奇。无论时隔多远,我想岁月都不能将他湮没,隐匿于时间之长河。
他唱歌,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他演戏,是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他做人,是善良自我而天资異稟的张国荣。我们喜欢他,不仅因为他的歌,他的戏;更因为他的人品,他的气质,他的故事。是的,人人都爱张国荣。
哥哥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影视形象,呈现过许多精彩的表演,在两岸三地有无数的粉丝追捧。他敬业,好学,天资,美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牵引我们的心弦。历雨打风吹,比西施更美。
一段《霸王别姬》,谁堪比肩争锋。短期修得戏骨功,沉迷角色甄佳境。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人能超越哥哥,只因他本人即有此心性气质。他演什么是什么,每一个角色都深入人心,自带风格,无需修饰。十二少慵懒奢靡,程蝶衣疯魔痴心,旭仔阿飞孤傲叛逆……绝世芳华,舍你其谁。
一首林夕作词的《我》,道尽心中万千。
I am what I am
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
快乐是 快乐的方式不只一种
最荣幸是 谁都是造物者的光荣
不用闪躲 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我喜欢我 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孤独的沙漠里 一样盛放的赤裸裸
多么高兴 在琉璃屋中快乐生活
对世界说 甚么是光明和磊落
当爱已成往事,你却不曾真的离去,一直在我们心里。在这个有些污浊的世界,你永远是最美丽和灿烂的烟火。遗世独立,不朽唯一。
死亡,不是我要讨论的话题,却是哥哥的选择。2003年,他在香港酒店顶楼纵身一跃,留下的是永远的震惊和叹息。愚人节,在十五年里变得越来越不好玩,更不好笑。世间再无张国荣,世间也再无愚人节。
在四月,祭奠生命如一刹烟火般绚烂多彩的哥哥张国荣。这是你的四月,却永远昭示着世人应该秉持何种理念,何种态度,怎样去生活。
03
你比烟花更寂寞
张爱玲,很多人心中的女神。我们读她的作品,读她的人生,也感受着那个时代的脉搏跳动。
她的家庭和成长经历决定了她的作品风格,扭曲而经典。我们读《倾城之恋》,感受到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悲凉纠葛。我们读《半生缘》,体会到曼璐的扭曲思维,看到人性之下亲情和爱情的不堪一击。她笔下很多故事都显露人性,将情感变化描写的淋漓尽致,更多是一种“生存大于真爱”的悲凉。
张爱玲之所以是神话,在于特殊时代铸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她。很多人不具备她的外界环境和自身经历,无法成为她那样特别的作家。张爱玲是幸运的,她的思维天赋和成长经历带来了一定的灵感,写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张爱玲又是不幸的,她原生家庭不幸福,自身爱情不顺利,求学也没能得到最终一纸文凭。最可心疼的,是性格和经历致使年幼时期就埋下了未来走向自杀的种子。
她一生写了无数作品,被万千书迷珍藏阅览。这些作品大多透露着一种张爱玲式的不问世事,和对生命和爱情的悲观态度。但很奇怪,这种作品却是极美的,极吸引人的。张爱玲构思精妙,符合社会生活本来,揭示的也是现实主义真正的问题。我们阅读张爱玲,思考张爱玲,不是羡慕她的悲凉心境以至如此成功,而是反向修炼让生活豁达的眼界和行事的客观正向之态度。
她一生三个阶段的作品风格不同,每一个阶段都烙上成长的思想印记。她爱上了胡兰成,本人也历经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扭曲爱情。这段感情没有善终,最终张爱玲移居美国,自杀而去。她的爱情观可以说主宰了所有作品,正如琼瑶女士的作品一样,代言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三观态度。自由之社会里,我们无从褒贬各人的心境,然而,世间百态幻化为文学作品,却也需要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支撑。世界的悖论在于,你太顺遂就无法成功,而可成功者往往历经磨难。
张爱玲是旧社会与新社会交替的代言人,动荡年代更易出现活跃的思想和灵感。就好像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一样,张爱玲也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她出生,求学,写作,恋爱,死亡,不带一丝人间的烟火气。据说,张爱玲晚年为了避世,将写作生物钟黑白颠倒。白天睡觉,晚上写作,闭门谢客,躲避记者和粉丝。某一天,一切准备就绪,躺下,不吃不喝,开始等死。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仙女。
名人的自杀现象,私以为可以归为“高处不胜寒”的压力承担。功成名就,世间俗物皆不能青眼,而精神和灵魂往往最难满足。堪破生死红尘,得不到想要的圣洁与安宁,深情与幸福,故而决意离去。这种红颜薄命式的离去,对世人是一种遗憾,却也让很多人心生美感而向往之。活到最极致的时候,生无可恋,仙女一般安然的离去,对张爱玲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圆满。
在四月,祭奠如烟花般寂寞的张爱玲。无论如何,她是一个神话,一个仙女。读张爱玲,感受人间真情冷暖,世态炎凉。不管时光荏苒,经典永驻流年。
A
一道闪电,一刹烟火,一缕青烟。在2018年的四月春宴,将烈酒洒遍大地河山,歌尽那宿命人生悲与欢。只为,祭愿你们长眠,祭愿你们魂安,祭愿你们美如烟。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