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每天写1000字

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

2016-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春煦初三

昨晚看了一集奇葩说,那一期的辩题是“交朋友究竟是否要门当户对?”

试想一下,如果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小有钱财的人或者是富二代来对你讲这句话――交朋友要找门当户对的,你会不会认为这个人,势利,看不起人甚至可能认为不过就是有点儿钱,论人品和学识也许他还不如我。可如果是你父母或者跟你同样一穷二白的朋友来对你讲这句话,你会不会静下心来想一想也许还真的有道理?

所以上述可知,同样的话,不同的人来说会给同一个听众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的差别就来自于双方的不平等,或是学识上的,或是金钱上的,或是思想上的...总之不同阶层(不仅指金钱地位,还有学识思想等等)的人对待同样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方法。而这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也许会触碰到你因为双方阶层不同而产生的某根敏感神经,然后产生龃龉,最后关系变冷...

举例来说,我们上学的时候,都会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成堆玩。但你永远会发现,成绩好的始终和成绩好的在一起玩,而成绩相对差的也总是和成绩不太理想的在一起。我想你应该在上学的时候有过这种感受――当比你成绩好很多的人跟你抱怨说某次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即使是他发自内心的认为没有考好,可对你来说那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成绩,所以你会不会觉得他在炫耀?心里会不会有丝不高兴?这就是上学时的“门当户对”――成绩。

进入社会后,成为彼此隔阂的自然是事业。有人公司高管年入百万,有人朝不保夕没有固定工作。虽然曾经是同学,是朋友,但那又如何?你出门挤公交觉得比地铁票价划算,人家觉得开车上班才最方便节省时间。这种观念的差异来自于――金钱。

每年我们都会有同学聚会,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也许还有大学的。当我们同学相聚的时候,我们聊的大都是当年的我们和那些共同的回忆。很少会聊彼此的现在,顶多只是互相问候下彼此的工作还有生活。因为彼此的阶层已经大不相同,曾有的阶层相同时也只是在学生时期,所以聚会的主题永远都是回忆。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岔口,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风景。不是我们认识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位朋友都会和我们选择相同的人生道路,所以总会有些人相伴我们一路前行,而有些人只能渐行渐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