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好文章读书更文800字点赞

读《题鹤林寺壁》

2025-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晓风知非

         题鹤林寺壁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李涉在文宗时任太学博士,因与名相裴度及武昭相善,遭宰相李逢吉迫害,被流官康州(今广东德庆县),在流放期间,情绪极其消沉,然而就是在这一次登山游寺中,在与鹤林寺高僧的闲聊之中,无意中解开了苦闷的心结,于是欣然题诗于寺院墙壁之上,以抒发其内心“又得浮生半日闲”之感慨。

那天他从醉醺醺的睡梦中惊醒,睁开朦胧的双眼仔细瞧了瞧,这大好的春光似乎马上就要溜走,而自己却还没有好好的欣赏一下……倍感愧疚的李涉强打起精神,拖着半醉半醒的身体,经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山上的一座寺庙——鹤林寺之中。既然来了,那就进去看看吧,于是欲醉还醒的他漫游在寺院之中。不多时偶遇一位高僧,便闲聊起来。这一聊不得了,李涉那颗一直被酒精麻醉的心就像沐浴了春风一般,开悟了。明白自己已经在纷纷扰扰的世事中浸泡了那么久,心灵居然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清闲!

这首诗清新脱俗,写得很有韵味,他先是描写了当时内心的悲痛之苦,随后又是笔锋一转,从而深入地描写了自己对于人生的解读,也就使得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处处充满了诗意,而且他对于人生的解读,也是在这首诗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这句可以说是大名鼎鼎,相信很多人并不会陌生,最是能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解读,还有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只有无牵无挂的人,才能够写得如此从容。而诗人正是听了高僧的话,突然之间有所悟,还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进了这首诗中,也就使得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处处充满了诗意,也充满了深刻的禅理。

北宋时期的苏轼,将这两句化用到词作中,“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宋代曾巩这首诗“昔人春尽强登山,只肯逢僧半日闲。何似一尊乘兴去,醉中骑马月中还。”可以看出,他一定也是读过李涉《题鹤林寺僧舍》一诗的。

这首诗能够影响到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和曾巩,哪怕他自己本身不是顶级诗人,但是这首《题鹤林寺僧舍》也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佳作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