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老人 (1)

2020-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卡尔塔拉

      上初中时,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个北京人,叫刘斌彦。岁数比我大不了几岁,皮肤白净中等个头,大眼睛,一个很帅气的小伙子,他是老三届下乡知青。下乡到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善岱公社,保同河村,几年后抽调到呼市第十五中学当老师,现在刘老师已退休,在北京过着平静的生活。

善岱镇保同河村

      2015年的7月份刘老师回到阔别多年的呼市,看望他教过的学生,我们陪同刘老师回到他曾经下乡的保同河村,看望知青时代共同务农劳动的乡亲们。刘老师当时和保同河村的一个单身小青年,刘岱同吃同住在一起。

善岱乡保同河村

  刘岱,祖籍山西省定襄县季庄乡邱村人, 1967年刘岱当时只有29岁,比刘斌彦老师大整一轮。在刘岱不记事时,母亲就因病去世了,祖父是清末的老秀才,父亲也是民国时期的文化人,在乡里当私塾先生,勉强维持生计。膝下就刘岱这么一个儿子,在刘岱的记忆里,父亲体弱多病,加上当时正是日伪统治时期,兵荒马乱的,家境非常贫寒,刘岱从小就营养不良,体弱多病,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勉勉强强的度日。父亲从小教他读书识字,1945年刘岱7岁时,父亲贫困交加,丢下刚刚7岁的儿子,因病去世了,刘岱成了孤儿。

三十岁时的刘岱

    成为孤儿的刘岱无依无靠,靠乡亲们的救济,非常艰难的熬到了解放(内蒙古自治区1947获得解放)解放后,生活环境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也稳定了,但还是非常的贫穷,刘岱老先生是吃百家饭,饥一顿饱一顿的长大的。受家庭的熏陶,刘岱从小酷爱读书,他博览群书,读书的时候油灯的火苗,把棉袄点着了他都不知道,真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50年代他长到十几岁,白天他帮助同村人从事农业劳动,晚上回来经常没饭可吃,但他不顾一天的劳累挑灯夜读,书本使他学会思考,培养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文化的深深依恋,确立终身学习的习惯理念。他的这种学习精神,在50年代初期,并不被周边人认可,加上他从小体弱多病,干起繁重的农活来,比同龄人差的很多,显得和那个时期农村特殊环境格格不入。

      1956年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将农业纳入了社会主义轨道.后来成立人民公社,农民靠参加集体劳动挣公分,维持日常生活来源,刘岱那时正是青壮年时期,因身体的原因,农活干的比别人差,挣的公分也就比别人少,还每每受到队长书记的点名批评。独身一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冷暖无人过问,尽管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所以没有哪家愿意把姑娘嫁给他,在那个时代的农村,如果青壮年过了十八岁还没娶上媳妇,那就很可能终生打光棍了。刘岱就这样成了村里的最困难户,终日陪伴他的只有书本,读书是他唯一的乐趣,在那个读书无用论思潮作怪的特殊年代,他的行为反被村民说成了“不务正业”的人,成了遭人冷落的光棍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