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想法读书

论语里仁篇

2021-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洛辰读书

第十二节:为什么有人越有钱,越不幸福。

原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当你唯利是图,就会产生更多的怨恨。”

解读:当你跟他人合作,只谈利益的时候,就会缺乏这件事本身存在的意义了。

很多都是如此,放于利而行,唯利是图,你关注你能给对方带来多少价值。一些初创公司的管理模式,就是采取利益的方式来管理。例如,你在公司帮助他人,能够获得一份,帮别人拿一份盒饭,我获得了一分。最后,大家都只是为了争取这个利益而去帮助,而不是处于真心,我不是为了整个团队,因为这件事能够给我本身带来利益。

这样整个团队都氛围都是处于斤斤计较,这样的氛围不利于整个公司的发展。因为大家会认为,你为什么可以获取一个积分,而他可以获取两个,而我只能获取半个。当处于这样一个状态,公司的整体氛围和凝聚力,创造力就会下降很多。

有一本书《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不是万能的,虽然金钱能够很有效的驱动他人的行动,但是有些时候也会有实效的时候。金钱能够给人带来便捷,但是同样会失去公平。金钱能够高效运转社会,但同样会带来对工作本身意义的缺乏。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用金钱来解决,他也不是能够解决事件所有的事情。

例如,中国早期的公社,大家出去干活,采取的是公分制度。一个男人的公分是1分,女人半分,小孩子的公分就更少,可能是零点几分。这个时候,身强力壮的女人,可能觉得自己不比男人差,干活的时候就偷懒,而一个人偷懒,大家都跟着偷懒,导致整体的效率下降。这就是利益来驱动,这是不可取的。

所以,放利于而行,多怨。那么,这是不是就直接反对物质激励了呢?也不全然是,放是过的意思,就是太过于利益来管理,就会多怨,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可以的。

就比如子贡有一次从齐国赎回了几个奴隶回来,没有领取激励奖励。孔子就对子贡说,让他回去把那个奖励领取了。因为鲁国还有很多穷人,你能所有人都能够达到你的境界。你这么做了,下次没有人去做这件事了,就得不偿失了。你不要钱,别人怎么好意思要呢.那么这个想赎回奴隶的人也就没什么动力了。

所以,孔子并不会反对物质激励,但是不能够太过于放纵的结果,就是唯利是图。就会缺乏很多做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就会形成“多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