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陷阱》信息量挺大的领导书

2019-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罗晓然

昨天下午,间歇性休息的时候,听了樊登讲这本书。

里面有讲到几个领导者常见的陷阱

第1个,被内部事物困住

内部需要补足功能板块的负责人,要有机制与流程去确保它运转,形成一个资源消化系统

老大应该出去外部对接资源与机会,然后往系统里面抛东西

但是,当你做到这一个境界之前,前期还是得一边调整内部的业务运转,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对接外部机会。

另外,不要去构想未来,当下的技能强项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局限这也就是所谓的能力陷阱…吧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又想起前两天跟红叶的讨论,相对比上岸以后的期待,不如追求水中来回游泳的能力。

要保持自身的灵活度,像水一样,就像李小龙所说。

不要追求自己未来三年在哪里成功就在今天得以预测,现在能想象的到的肯定是自己当下能力的巅峰。然而世界在变化,品类机会也在变化。

要坚持的是保持自身的增值,以及重置能力。也就是什么能力呢?项目的选择,资源的整合,规则的制定~

内部型领导与外交型领导,感觉我是比较适合后者了,所幸的是,在这本书里面对这一类的领导还是认同的正向的。

第2个,不去拓展外部社交圈

把社交圈分成了三类,

利息相关方,包括员工,这个是感觉得交给人力资源。

个人成长圈,包括很多跨界的,学友,兴趣圈,感觉这是我所擅长的,也是招募人才的一个有效方式。而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媒体以及分享会。

战略朋友圈,我觉得朱老师就是善于做这类,把有限的精力。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二度人脉的介绍,就好像我跟朱总黄总的认识,是通过栋哥这个靠谱的老哥介绍。

第3个,太过追求于真实做自己

这里就一句话,像水一样。

就像奥巴马,就像李小龙。

你应该追求的是有效性。

我有一个目标想要往团队里面贯彻,肯定有些时候需要经历团队的审核目光——假如我的内容团队都是年轻的且希望公司目标达成,辩论在这个过程是必要的,追求自己在这其中,就会让自己很受挫。

Be water ,my friend.

综合以上,我觉得我应该向朱老师学习,他天然就懂得本书的道理。

另外,读完这本书,我做出的改变就是,我重新开始把一些想法发到公众号上面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