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爱,相信孩子(一)

2017-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金粟兰

因为加入007,终于可以逼着自己静心书写文字,不再给自己找理由了。

回想自已从开始尝试讲课至今,变化也挺大的,课程的内容也算丰富,但从没有想着把所说的内容写下来,现在想来,还是整理整理吧。

今天先谈谈《孩子的问题大多源于父母的影响》这个话题。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深刻地理解作为中国父母的焦虑。在目前的教育机制下,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希望孩子在学习上名列前茅,同时性格阳光、内心强大,能够有自己的人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在各种环境的压力下,孩子失去了快乐,变得脆弱敏感,甚至没有梦想。而父母呢,还用自己神一样的标准要求孩子,要乖、要听话、要学习好、有创意,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用失望的表现在言行之中表现出来,对孩子进行负面的暗示,导致孩子表现得越来越差,最终真的成了父母眼中的“坏孩子”。

其实,孩子并不像我们所说的那样。每个孩子的身体里都沉睡着无穷的力量,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着这份力量,运用言行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催眠暗示,帮助孩子牵引着这份力量,成就孩子的未来。我们做为父母是否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为孩子营造了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拥用怎样的教育观念,日常的言行对孩子的肯定多还是质疑多,等等,这些都在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要想改变孩子,父母就一定要先改变。

我们别当扼杀孩子天赋的家长,要成为成就孩子的家长。我们很多中国的家长经常扼杀孩子的天赋,然后又说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现在让我们思考下,我们扼杀了孩子的哪些方面呢。

一,扼杀孩子的梦想。很多父母从没有支持孩子的梦想,而是用自己的评判标准打击孩子的梦想,回过头来又说自己的孩子没有想法。家长们,我有个建议,对于孩子的梦想,只要他们提出,我们就傻傻的支持,好吗?

二,扼杀孩子的自信力和身份认定。相信很多家长都面临着孩子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却不敢有放松的痛苦。但是同时,家长们又在要求我们的孩子学这学那,在这些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同时也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还有很多父母还在孩子错事时,表现得很生气,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等等,类似这种对孩子的破坏性批评;还有些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怕孩子受到伤害,不让孩子做任何尝试。这些破坏性批评及不让尝试,会让很多孩子看不起自己,他们从没有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会感觉到自己很无能,什么都做不好。

还有些父母对孩子做什么事都不放心,总是给孩子指点,指点完之后,还要对孩子做的事情做一些评价,甚至一些负面的评价,这些无意识的评判比较,都会扼杀孩子的自信力,很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力,做任何事都不想动脑,希望得到别人的指点,又担心别人给出的负面评价而显得畏首畏尾。

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评价而失去了生命力、自信力和身份的价值,而那些父母认为是孩子不成器的话语就变会变成了事实,孩子真的就会长成你们所说的那样。

三,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很多家长习惯用成人的眼光、想法及思维模式对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评价,使孩子在“被嫌弃”的恐惧中,慢慢地失去了这些能力。我们做为父母,能不能试着回到自己的童年,想想我们在他们那般大时,在做什么,能不能默认、支持孩子的行为、思考方式,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呢?

四,扼杀孩子的冒险精神,孩子的成长是通过不断的冒险,探索成长的。但是,孩子眼中的“未知世界”往往是父母眼中的“危险地带”。比如,当孩子把玻璃杯放在一个桌子上时,父母就会不断的说,桌子太高,小心放不上,放好,别放边上,其实孩子只想知道多高的桌子他能放到,放在什么地方不会掉,如果掉下来,杯子会怎么样。可是,父母的话就扼杀了孩子的冒险精神,因为他还是不知道放哪会掉,放哪个高度对他来说没有问题,因为他已知道“放边上就会掉,不用放高,父母会帮我们放”。

五,扼杀孩子的天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但是很多父母都用自己的期望来要求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学才能也是为了考试加分,而不是带着爱去观察孩子的天赋才能,带着爱去陪伴孩子的成长。各位家长要记住,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不是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父母只能懂得得并了解孩子的天赋,并充分的支持肯定他,使他们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才能真正的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

我们要成为成就孩子的父母,而不是捆绑孩子翅膀的父母,我们也只有源自潜意识的相信,相信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能对社会有用的人,发自内心欣赏孩子、发现孩子,才能真正的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所以要想改变孩子,父母就一定要先改变思想,改变成懂孩子的父母,会站在孩子立场上想问题的家长。

这是我第一次写下这些,先记录些想写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