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静态的诗歌表现动态的风】

2020-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琳同学的写作专栏

春分前后风特别大,所以有春分放风筝的习俗。“风”一直是古代文人乐于吟咏的话题。

因为诗歌是静态的,风是动态的,要想在静态的诗歌中表现出动态,就很考验作者的才能。

提到咏风诗,比较知名的就是李峤的《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整首诗歌就像谜语一样,诗中没有出现“风”字,但读者读完就知道这是风,并能够感受到风的不同的姿态,温柔的、和煦的、猛烈地,甚至还能听到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响。所以,这首诗充分调动了各种感官,算是一首咏风的好诗。

但比这首诗更好的当属王勃的《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这首诗不仅写出了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风”的有情。

你看,夕阳西下,山水寂静,你独坐观景,似乎太寂寞了些,风看到了,也感受到了,所以它轻柔的一转身,为你奏响了万壑松声。

更妙的是,整首诗传达了一种悠闲有味的生活情趣。我们好像能够看到王勃在饶有情致的观察风的样子。所以,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受到不好好评,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读至此,心眼始开,骨韵声光,居然一李颀王昌龄矣。

谭云:五、六,子美咏物诸小诗俱得此法之妙。“为君”二妙字,待物如人矣。

今天有学到新知识吗?挑战日更300天DAY3,每天一则文识趣谈。喜欢的话请点赞和转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