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感
一提起“教育”,让人感觉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话题。可是,慢慢想来,教育,还是应该从细节谈起。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常常自诩,自己已经成为一个纯度很高的“教育人”。在单位里,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关乎教育,我所聊得每个话题都似乎不离开教育二字。回到家,一进门,依然与教育紧密连在一起。
不管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我自由支配时间,我已经将教育嵌入我的生活,刻入自己的心底,植入自己的灵魂。此刻,坐于电脑前,回想我这一天的教育生活,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但是,我用心对待了教育的每一件小事情,是美好而充实的。
这两天我一直在听“青年教师的达标课”,这是教导处安排的赛课活动。现在回忆起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让我不禁感慨万千。
我虽然没有将听课记录本拿回家,但是,我对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记忆犹新,尤其是他们整体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师个人素养的展示,已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掩卷沉思,我依然感慨,教师的备课真的太重要了。备课下的功夫不一样,呈现的课堂教学效果完全是不一样的。
最近,不管多晚、多忙、多累,我都要备好第二天上课的教案。我渐渐发现,备教案花的时间越多,第二天上课就会越轻松,提问学生的问题也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很高,学生也能听得越投入,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
全国名师王君老师说:“备课,读教材永远是第一步。老老实实地读,扎扎实实地读。速读。不要看任何参考资料,不要有任何外援,只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说到这里,我想起前半年参加高级职称讲课时,由于当时时间特别紧,一个星期的时间要备好一本书的教学内容,我几乎是一天一个多单元进行备课。没有时间参照更多的内容,所以,我在备课时,首先读教材,边读边思考,假如我抽到了这一课,我应该怎样来上呢?
每翻开一课,我首先自己深度思考该如何上,并列出上课的框架式思路,然后再读参考书,做出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现在想来,当时备课效率还是不错的,讲课分数很可观,那些方法值得自己一直沿用下来。
王君老师说:“读文本,要以‘板凳一坐十年冷,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来读。要以视文本为初恋,甚至一见钟情的情怀来读。这样的读,带着欣赏、带着爱、带着必然有所收获的信念——是,文本天然有优有劣,更没有十全十美的文本。‘没有不好的文本,只有不会设计的老师’这话有些意思。文本就只是老师烹小鲜的食材,遇到高明的教师——什么食材都能做出好菜来。”
教书多少年,这样的文字于我,仍有醍醐灌顶、柳暗花明之效用。最近尤其强烈想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质量,可能真的是自己缺什么,就越想着补点什么。
加入师徒结对的工作,我逼自己迫于一种“压力”也一定要备课,最起码是要做到备课,不管自己有多忙,但一定要备课。哪怕是自己一个人在教室里上课,至少我要“对得起”教室里坐的每一个孩子。一节课下来,一定要让孩子们有一点收获,哪怕是很小的收获。
越是听课,我越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说简单点,如果课堂教学存在问题,那么课后问题就会更多。王君老师说:“讲得多不如讲得精,练得浅不如读得深。”王老师的简单文字贴切地表达了我听课的感受,也明确地告诉了我备课的方向。
身为教师,课堂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唯用心一也,方可期待美好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