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要读经典
今年年初到现在,我断断续续的收听了喜马拉雅的马瑞芳品读《红楼梦》,深深感觉到读一本经典的重要性。马老师讲得特别仔细,每个要注释的点都讲到了,而且旁征博引,文学修养之深,让人佩服。
上学的时候特别迷恋那些古风小说,从言情,种田,穿越重生,修仙玄幻,一直看了七八年。到最后,我看过的好看的小说都改编成了电视剧,而且火的一塌糊涂。
可看电视剧的时候,因为看原著的时间太久,好多情节都没有印象了。有时嫌剧情拖塌,回头又看原著,最后得出结论还是自己脑海YY有意思。
当然了,看小说的时候一目十行也不为过,追求内心的愉悦感。随着年岁越大,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烦恼琐事接踵而至,就没有心情去看了。反而想看些更有深意,更有深度,那些文学大家的作品。
看了之后发现,完全不能用看小说时的心态,和一目十行的方法。快了,感觉情节不够精彩,实际上是漏看了细节,没有品读那些耐人寻味的文字。速度慢下来,甚至心里默读,就发现这些文字像施了魔法一般。有的语句优美,读后心里像被熨斗熨一般妥帖;有的语句沉重,读后像是掉进寒冬腊月里的冰窟窿一样,浑身发寒。
![](https://img.haomeiwen.com/i6338423/3e3c89e9c57d0b31.jpg)
昨天我拿出《红楼梦》,打算精读这部红遍世界的经典。我先阅读原文,第一回就有很多生字名词注解,我通读了一遍,再看注释这样。就这样,第一章就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接着,我又重听马瑞芳品读《红楼梦》的第一回,马老师讲的很细,书籍上有的没的注解,全部都讲解了。
真是越听越想听,讲的太仔细了,太精彩了。自己阅读的时候是枯燥的,经常忍不住看下面的注解,速度很慢。我只能改变策略,先听马老师讲一遍,然后再阅读原文。
为什么非得读原著呢?因为只有读原著才能真正体会《红楼梦》的伟大,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对自己以后的写作也有巨大的帮助。
真的很遗憾竟然没有读过一本古典文学作品,我买的《红楼梦》分上下两册,定个小目标,这个月底把它读完。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