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最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完了《欲罢不能》这本书,这也是我的朋友强烈推荐我读的一本书。
看完以后有很深的感悟,我希望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这本书人人都有必要读。

01 什么是行为上瘾?
上瘾这种行为离你很远吗?不,你现在投入玩手机的行为就是一种上瘾。
不得不说,我们生活中的电子设备比任何一种毒品的成瘾性还要强。
比如每天晚上你刷得停不下来的抖音;比如你每天都要刷的朋友圈;比如你跟朋友一局又一局重开的游戏。
那么,在互联网跟电子产品普及的今天,你为什么会对这些上瘾?
你有没有粗略算过你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我刚看了一下,我的平均使用手机时长为4个小时。
在国外有项统计数据指出:在2003年,成年人平均每天花18分钟在手机上,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2小时48分钟,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
假如每个月几乎有100个小时迷失在检查电子邮件、发短信、玩游戏、浏览网页、阅读文章、检查银行余额等项目上。扩大到人的一辈子(按平均年龄算),这相当于整整11年。
书中对行为上瘾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当一种行为此刻带来的奖励最终因为其破坏性后果而抵消,才叫行为上瘾。”
成瘾性的生理原因是因为多巴胺的异常分泌,就像玩手机、玩游戏、吸烟、吸毒,这些都是令大脑成瘾的机制。
环境对成瘾的影响很大,很多时候我们戒掉了上瘾的习惯,但由于重返以前的环境,会再次引发上瘾。
成瘾高发的时期是青春期和事业打拼期,内心的压力跟痛苦需要释放。从而会寻找释放多巴胺的方式,也就会沾染一些不良的成瘾行为。
02 行为上瘾的背后是如何被设计的?
一是诱人的目标。
只要有目标,我们势必会想法设法去达成。比如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每天都会有排名,为了提高排名,有人会专门去购买刷步软件。
二是积极的反馈。
为什么小孩子进电梯喜欢按亮电梯的按钮?是因为在按电梯按钮时,电梯会发亮来反馈到小孩子。如果按这个电梯按钮没反应,就不会去反复按电梯按钮了。
作者提出,点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可卡因。你发微信朋友圈,在头条发文章。发完以后你一定会时刻关注别人给你的点赞跟评论,这个反馈会让你一直注意手机,因为这个反馈是不确定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谁会给你点赞跟评论。
三是毫不费力的进步。
你肯定玩过《超级马里奥》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上手就能玩。很多游戏都是前面很简单,让你欲罢不能,但是往后会越来越难,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在游戏里面投入很多成本的时候,你会为了退出以后的损失而选择继续下去。
四是逐渐升级的挑战。
生活不能一味地过于平淡,人们就希望在生活中带来挑战。
就像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开始的时候很简单,越往后这个挑战越来越难,如果没有人制止你,你会一直玩下去。
五是未完成的紧张感。
就像你看电影一样,无论片子多烂,你总想知道故事的结局。
六是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比如在简书里,我们互相点赞,这就是社会互动,这种互动行为本身就很有趣,久而久之会有上瘾行为。
03 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个部分,它让我们能够正视上瘾,并且克服上瘾,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不受各种诱惑的控制。
对于小孩来说,摆脱上瘾的有效方法,是远离容易让人上瘾的环境,限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安排更多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对成人来说,了解行为上瘾的源头和机制,有助于我们把上瘾设计到正确的事情之上。比如设置小目标,阶段性的小奖励,安排逐步升级的学习任务,主动翻开一本书,让未完成的紧张感刺激我们看完这本书等等。
刷屏时代,无处不在的行为上瘾。
人人都想了解欲罢不能的真相,看完这本书才知道,我们一直都在思维的误区里,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