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叨叨漫威宇宙漫威

叨叨002.复联4怎么火的

2019-04-24  本文已影响1人  小红酱酱酱

昨晚复仇者联盟4上映了,作为第一批感受大结局的中国粉丝来说,这种感觉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爽。从整个的社交媒体反映而言,此次复联4的营销可以说是大获成功。300万人零点看复联,品牌传播度、联名商品热度、粉丝话题量都达到了巅峰。

昨晚复仇者联盟4上映了,作为第一批感受大结局的中国粉丝来说,这种感觉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爽。从整个的社交媒体反映而言,此次复联4的营销可以说是大获成功。300万人零点看复联,品牌传播度、联名商品热度、粉丝话题量都达到了巅峰。

很不好意思地从职业习惯分析来看,复联这次在中国的营销,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中国本地化需求。本地化需求的根源,就是找到本地用户和普通用户的差异点。复联这次呢,抓住了几个要点:

1.营造本地粉丝的优越感

本次复联4在中国大陆首映,让中国用户直呼爽翻,还表示要去推特、脸书上给老外剧透,让外国粉丝酸死。可以看出,对于这一点中国粉丝是十分受用的。
作为一个外国IP,选择在中国首映,看起来是对中国粉丝形成了高度重视的结果,或者说至少在中国漫威粉心中肯定能够自此留下这样的印象。从历史原因来看也是如此,由于中国对于电影引进的把控较为严格,外国影片在国内院线上映的速度一直滞后于国外,因此才会经常出现被剧透、盗版枪版、组团去香港观影等现象。所以经常一部外国影片,在经历了漫长的审核后,热度已经衰减了半分。
而这次复联4在中国首映,完全打破了以往的节奏,中国粉丝可以第一时间在本地享受到第一批观影体验,而且是超前于曾经输出剧透内容的其他国家,前后的巨大反差更加能够建立起中国粉丝强大的优越感。而从优越感中再次产生的,就会是反向的炫耀性社交内容输出以及大量的迅速传播。在中国这片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中,无疑是“利滚利滚利滚利”。

2.抓住年轻人赶时髦的心理

抓住当前年轻人的心,首先要抓住当前年轻人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提出的呼唤,几乎都能够引起一股风潮,也就是所谓的赶时髦。而复联4的整体调性,就十分满足时髦的基调。外国电影,大IP,系列大结局,当然也和漫威之前的一系列电影之优秀所奠定的粉丝基础是分不开的。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圈层效应更为显著,因为年轻人相较而言更需要通过社交来证明和寻找自己的价值。因此,他们也更喜欢通过附和和跟风来维系群体关系,证明我是你们的一份子,我和大家有同样的属性和标签。
特别要提的一点,就是零点首映这件事情。现在国内的年轻人,为了证明自己年轻,在熬夜这件事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而跑出门为了一场电影的首映而熬夜,则为熬夜这件事赋予了更深的意义,让熬夜这件事不只是“年轻”的象征,还包含了“酷”的属性。
看个电影,朋友圈晒个电影票,熬个夜就能让我整个人的level提升,让我在别人眼里更酷,更时髦,门槛如此之低,何乐而不为?

3.社交媒体宣发造势

在上映前两个星期,复联4首映的票就可以预定了。不止这样,首映前复联4也频频登上微博热搜,作为一部大结局也是赚足了眼球。
当然我相信这其中肯定不只是漫威在中国市场的宣发做的多么卓越,中国用户由于优越感而造成的自发性传播绝对也起到了绝大的作用。
因此对于国内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小红书)的利用,确实是每个品牌都要思考的问题。这当中除了简单的PGC内容传播之外,如何建立起能够预估的、有效果的UGC链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当然这波传播结束后也要复盘一下数据表现,精确到哪一个步骤、哪一个平台是核心传播部位,后续可以转移PGC内容到这一环,或直接投放广告,都可以继续优化。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这次复联4选择在中国首映,看起来是对中国粉丝形成了高度重视的结果,又或者是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在增长机会。这也和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增长相关,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看电影作为一种日常娱乐活动的比例也在上升。打开并继续占领中国市场,看起来是漫威等国际IP的必经之路。
但对于中国市场,单单做到以上的本地化就够了吗?中国用户对于漫威电影内容的喜爱,是否只是现阶段对于外国文化的猎奇?等我们的“民族之魂觉醒”,国漫开始扬眉吐气,这类超级英雄是否还合中国用户的胃口?
还有便是漫威英雄后续的影片计划,复联结局后究竟会推出怎样的新英雄呢?选择中国作为大结局的首映地区,是否暗示着后续会有针对于中国市场的新英雄出现呢(如因为种族平权而广受好评的黑豹)?
这些都是未知数,但只能说,现阶段这场中国市场之仗,漫威成功了。


小红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