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 || 优秀的孩子,都离不开好习惯的滋养

2024-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九九16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提出一个观点: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尤其是到了假期,这段话更是切切实实地拉开了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每天坚持付诸行动,早已养成好习惯的孩子,能够利用好每分每秒,放假不仅“玩”得尽兴,还能“学”得充实。

假期过度放纵生活,一点点荒废时光的孩子,等到新学期面对变得陌生的知识点,只剩下数不尽的“焦头烂额”。

真正出色的孩子,都能做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制定计划,严格执行,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成为更自律的人。

1.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一份具体的“假期计划”。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要做到适当地约束,才能让天性绽放的同时,结出硕果累累。

老话说得好:

“有规划的人在奔跑,没规划的人在流浪。”

第一阶段——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时间:假期开始至除夕前)

作家希尔泰曾说:

“过多或过少的休息,都令人无法松气。”

每天做一点功课,制定有节奏的学习计划,不仅是戒掉拖延症的有效办法,也能防止开学时熬夜补作业的痛苦发生。

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外出置办年货等,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一起做做家务,计划年货的数量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提升执行力。

第二阶段——快乐过年,增长见识(时间:除夕至大年初六)

除夕当天,带着孩子一起做年夜饭、贴对联等,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许下新的心愿,怀着美好的期许,迎来新年。

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会走亲戚,互相拜年,父母借此时机教会孩子拜年的礼仪和祝福语,告诉孩子过年的相关习俗,让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闲暇时间,也可以找一些有趣且价值性高的纪录片和书籍,比如人文历史相关、科学探索相关,在娱乐放松的同时,也能拓宽孩子的认知,增长孩子的见识。

第三阶段——调整心态,及时收心(时间:大年初七至开学)

在此期间,父母要检查好孩子的寒假作业完成情况,然后帮助孩子做好学习的复盘,总结上学期期末考试的不足之处,预习新学期的课程等。

督促孩子早睡早起,减少电子产品的接触,逐步恢复到放假前的生活和学习节奏。

《大学》中有言: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做好假期计划,不骄不躁,不慌不忙,有趣有盼,有收获有意义,才是一个寒假最好的模样。

2.请告诉孩子: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哈佛大学图书馆里,写着这样一条训言: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究其根本,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要先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掌控好自己的节奏,并且长此以往坚持下去。

想要改变人生轨迹,就要从当下开始,为自己的学业和生活负起责任,不再敷衍了事。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所有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大多学霸的成长之路,追根溯源,其实都是旁人不当回事的自控能力。

人这一生,有太多考试就映证了那句话: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

你付出了多少汗水,就会得到多少回报;你怎样过一天,就会怎样过完一生。

正如这位学霸在计划表开篇写的那样:人生没有寒暑假,不是成功来得不够快,而是对自己不够狠。

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中,解除迷茫的,其实正是三个字:行动力。

而前行的路上,积攒痛苦的,往往也是三个字:再等等。

与其每天浑浑噩噩地忧虑开学后的课程,不如从此刻起,叫醒装睡的自己,有规律的过完每一天。

时刻谨记:今日事,今日毕。做好今天的事情,自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3.人民日报推荐,寒假须养成的18个小习惯。

优秀的孩子,都离不开好习惯的滋养。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在孩子的每个重要阶段,帮助其养成好习惯。

教育路上,完全不管孩子和合理地管教孩子,最终迎来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1. 做好规划:时时有规划,事事有计划,做事才能成。

2. 培养爱好:练一手好字或爬山、打球等,爱好是生活和学习的动力所在。

3. 学习新技能:制定目标,一步步完成,找到成就感。

4. 多去尝试:放下畏惧和戒备,大胆往前走,尝试新的未知的领域。

5. 好好陪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高质量的陪伴,是成就孩子的关键。

6. 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为身体充满电,才有更多精力应对学习和生活。

7. 健康饮食:帮助孩子戒掉挑食的习惯、少吃垃圾食品,每天摄入各类营养。

8. 加强锻炼: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根源所在。

9. 坚持阅读:你读过的每本书,积累的每个知识,都会在人生的大考上,助你一臂之力。

10. 整理房间:爱干净、勤打扫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多做家务,也是锻炼动手能力的一部分。

11. 社会实践:告诉孩子,见世面,就是见世界的每一面。

12. 尝试突破:突破每一个难关,就会发掘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13. 总结复盘:常总结,多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14. 拒绝内耗: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会孩子走出痛苦,别再透支自己的心态。

15. 记录快乐: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每天发生的小事,留住成长的美好时刻。

16. 控制情绪:不管什么年龄,稳定的情绪都是成功的开端。

17. 勤于思考:思维一直停滞不前,就像生锈的铁丝,迟早会断,头脑需要灵活多变的刺激,才能变得反应敏捷。

18. 告别拖延:凡事别想太多,先开始做,从一个单词、一道题、一本作业开始,逐步完成计划。

孩子若能够按照详细的计划,把握好每一天,终会在新的学期迎来花开。

点个小赞,与所有父母共勉,愿每个孩子都能度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