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锦囊[28]:如何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2021-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素心人生设计

Q:素心,之前我们讨论了我的核信念是我不能胜任,怎么理解我为什么产生我不能胜任的信念?

工程师小雨因为工作压力大,感情也不太顺利,前3个月情绪持续低落,不想上班,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失眠健忘,整天提心吊胆,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和轻度焦虑,前来咨询。

@素心人生设计:其实从我们第1次会谈开始,我们就已经在建构你的认知概念化。

一般经过3~4次会谈,来访者的认知概念化才会逐渐呈现出来。

咨询师会用认知概念化图表帮助自己,理解来访者。

首先,先会写下三个典型的、让来访者感到烦恼的情境,然后对每一个情境写下关键的自动思维,并且写下自动思维的含义和来访者随后的情绪和相应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也可以进行假设。

例如,当小雨接到一个复杂的任务,感觉自己做不出来,就会认为自己不能胜任,也会感到伤心,并且会出现哭泣的行为。

随后,咨询师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帮助自己理解来访者:

第一,来访者的核心信念是怎样产生和得到维持的?来访者经历过的哪些生活事件可能跟信念的发展与维持有关?

在小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收到的是来自于父母的批评和指责,只要她做错一点小事,父母都会批评,甚至在家里,洗碗只是少了一道工序,父母也会说她未来没有前途了。所以她往往会直接放弃继续尝试洗碗这样的事情。

第二,来访者是如何应对痛苦的核心信念的?在其中发展出了哪些中间信念,也就是潜在的假设、规则和态度?

在整个过程中,小雨产生了这些假设,这些假设包括:如果我努力,我就可以做好;如果我做得不好,我就失败了。

第三,来访者发展出了哪些行为策略来应对痛苦的核心信念?

也就是说,如果我使用了这样的应对策略,我的核心信念可能就不会真的发生,我就还好;然而如果我没有使用这样的应对策略,那么我的核心信念就可能成为现实。

也有可能,来访者会发展出相反的策略。

所以,小雨常使用的应对策略是高标准要求自己,工作非常努力,过度准备,但发现工作只要有一点瑕疵,就会选择拖延,甚至直接放弃任务。

由此,我们也就更能够理解小雨为什么常常会处在焦虑和抑郁的状态中了。

总之,咨询师可以这样来理解来访者:

1. 来访者的早期经验怎样导致他们关于自我、世界和他人的核心信念的发展的?

2. 他们是怎样发展出特定的假设或生活规则来帮助他们应对痛苦的核心信念的?

3. 这些假设是怎样导致他们发展出也许曾经适应或者也不适应、但目前很多情况下不再适应的特定的应对策略或行为模式的?

咨询师在和来访者工作的过程中,会在合适的时机和来访者讨论概念化的每个部分,对其进行证实或修改。

希望今天的心理锦囊对你有所帮助。

小贴士:

今天的分享来自《认知疗法:基础与运用》,作者朱迪·S·贝克博士,是认知疗法的创始人阿伦·贝克的女儿。

阿伦·贝克是美国精神病学家、临床心理学家、认知行为疗法创始人,于今年11月1日去世,享年99岁。

作为阿伦·贝克的女儿,朱迪·S·贝克博士也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的临床心理学副教授,是美国贝克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所主任。她写作此书,也是想要为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提供一个坚实基础。

如果你想了解认知行为疗法,请关注我接下来的心理锦囊。

#心理锦囊# NO.28

心理/生涯咨询师素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美国正面管教父母讲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人际关系咨询顾问,英国思维导图导师。

个案时长1000小时,10年+管理,5年+心理,以结果为导向,陪你玩转职场,情感家庭幸福,设计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欢!

本锦囊来自朱迪·S·贝克《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第二版),在此鸣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