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橘洲分舵东莞乐享分舵

《复盘》第9次作业

2018-01-20  本文已影响12人  4队_长沙橘洲_老向

9/21【4队-橘洲分舵-老向】复盘21天悦读营第二期【复盘】-【事前有沙盘,事后有复盘,实现能力提升】

【R1】陈中《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P28-32.

【R2】邱绍良《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P25.

要求:

1.理解部分:本片段为两本书的各页,重点体会自我复盘案例中对发生事情,总结规律的思维逻辑。

2.联系自身案例:请结合前五拆中的案例。逐层逐层去发现案例中的规律。

3.催化作用:我今后如何运用。

【I理解】

上司布置一项工作,部下凭经验或凭感觉就做了,结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太好的。事后分析,发现有些方面考虑不周,有些做法不符合相关规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问题很多出在流程在。

【单位的案例】A单位综合办公室收到上级单位的一个文件后,直接批给一个部门B办理。部门B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对文件作了处理。一段时间后,上级来检查,发现文件要求的事情没做好。经查,是部门C的工作没做,而部门C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文件。追查,是综合办公室没有按程序将上级文件签报A单位负责人,再分配给B、C两个部门共同处理。最后,综合办公室负责人被严肃查处。

【进行复盘】

回顾目标:A单位全面执行上级文件。

结果评估:只部分落实,未达目标要求。

原因分析:按A单位收文处理流程先签给单位负责人,再作工作布置。综合办公室未正确处理的原因,一是从思想上对这个流程不以为然,二是对这个流程不熟练,三是对部门工作职责了解不全面。

总结规律:单位有固定流程的一定要按流程走。没有流程的,要摸索总结出流程,逐步完善,并固化流程。

流程是一个单位多年形成的一套固有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按流程走,可以少犯错或不犯错,而不按流程走,也可能没有问题,但一旦有问题,你就得承担责任。

联想公司运用复盘的理念,快速建立并更新制度的做法非常好。当你做某事时,首先看有没有相应的制度或规定;如果有,遵照规定执行;如果没有,你就自己想个办法先做起来;做完之后,快速复盘,总结、形成相应的制度与规范。

【结合我自己的案例】

还有前五拆的案例。

【背景】

星期天上午9点,老婆对我说,中午有客人来家吃饭。我也没问有哪些人来,去菜市场买了鱼、腊肉和蔬菜。买菜回家后,家里来了五位女同志,还有两个小孩,自己感觉菜不够,赶忙将冰箱里的菜拿出来解冻,手忙脚乱做了几个菜。吃饭时,有三个菜比较合口味,两个菜比较辣,还有几个菜味道一般。客人走后,老婆埋怨我没招待好。

【总结规律】

请客人到家里吃饭,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是否非常重视这次请客?

2、从作出决定到准备菜品,时间上是否来得及?

3、客人对菜的偏好我是否知道?如不知道,我怎么办?

4、我加工的菜品能否满足客人偏好?如不能满足,有没有办法解决?

【A2催化应用】

1、是重要客人我才请到家里来吃饭,我得全心全意,让客人满意。

2、至少提前半天确定请客事项,以及客人名单。

3、事先了解客人对菜的喜好,有针对性购买菜品和酒水饮料,适当多买一些品种。

4、如客人来得早,进一步征求客人意见。

5、平时加工菜品时,注意总结怎样做比较好吃,可上网学习一些菜的经典做法,加工时严格按流程。


【R1】陈中《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P28-32.

固化流程

“打开内侧着陆灯。”

“打开固定着陆灯。”

“打开频闪灯。”

“自动油门预位。”

“应答机开。”

“气象雷达打开。”

“起飞前检查单完成。”

在任何一部关于飞行的电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话。而在此之前,飞机还需要向塔台申请进入跑道。

这些近似机械化的固定动作,是飞机起飞前必须执行的流程。为了形成这种流程,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无数次飞行的经验进行回顾、审查,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最后形成一份起飞前动作审查清单。飞行人员按照这份清单操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起飞。

起飞前的检查流程,是一个复盘后固化业务流程的典型例子。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随处可见。几乎所有的机构都有工作流程,我们跑步要先热身,就连菜谱中每道菜的制作都有步骤,这些流程规定都是经过复盘产生的。

最有影响的流程概念,是清单。

在《清单革命》一书中,作者调查了很多案例来说明清单的价值。

“一张小小的清单,让约翰·霍普金斯原本经常发生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比例从11%下降到了0;15个月后,更避免了45起感染和8起死亡事故,为医院节省了200万美元的成本。”

“美国每年发生的严重建筑事故只有20起,这意味着建筑行业每年的可避免严重事故发生率不到0.002%。”

“8家试点医院,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但持续改善的清单,让4000名病人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降低了36个百分点,术后死亡率下降了47个百分点。”

“一张清单,让投资家旗下的投资组合市值竟然增长了160%。”

但是,这些清单并不是自动而来的,而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反复推敲后得出的。或者说,是复盘的结果。与一般的流程不同,清单并不包含做事的所有步骤,它只是选择那些重要而又容易出问题的点。即便这样,清单本身,依然是关于流程的规定。

华罗庚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统筹方法》,里面讲过一个泡茶的例子。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开水壶、洗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谁都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通过复盘,形成自己独特的做事流程,只是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是复盘得出的。比如说打扫卫生,有的人一般是想到什么地方就打扫什么地方,但是有经验的人,一般会先清扫高处的灰尘,然后擦桌子,再然后扫除地面的垃圾,最后再拖地。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反复清扫,不但清扫得干净,而且还节省体力。

可能很多人觉得,日常生活没必要过得这么累,随性一点就可以,愿意先做什么就做什么,晚一点早一点也没关系。但是在工作中,多思考,统筹安排,固化流程,可以节省很大的成本。

在管理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泰勒制。泰勒是科学管理的鼻祖,他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分解生产动作,得出科学的工序,最佳的工位设置,最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最适合的劳动工具,这导致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福特所引导的流水线生产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流水线,就是最常见的固化流程。

IBM曾经在给华为做咨询的时候,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没有时间和精力将事情一次就做对,却有时间和精力重复一次次做同一件事情。[2]

这个重复一次次做同一件事情,就是因为没有固化流程,没有优化流程,导致一次次要重新从头开始,不断试错。针对这种情况,任正非在华为引入IBM设计的系统的时候,规定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套路。

先僵化,就是不管IBM新设计的系统如何,与原来的系统不对接也罢,改变了员工的工作习惯也罢,还是影响了响应效率,等等,不管是造成了什么问题,都不理,就是要按照IBM设计的系统执行,亦步亦趋,先学会使用。这个过程,被任正非称为削足适履:削华为的足,适IBM的履。

等到员工们熟悉了IBM的系统,能够熟练使用之后,他们自会根据使用的实践和业务的特质,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时候就可以对系统做一些小的细节上的优化。一旦这样的优化经受住了考验,就固化下来,成为标准做法,在全公司传播,其他人就可以直接运用,而不必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索。然后,再一轮“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流程,不断取得进步。

复盘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最终确定不同条件下的最有效的应对之策。将这些最优的应对之策固定下来,就可以进而形成规范的流程,共享经验教训,为后来者的行为提供指导,从长期来看,可以减少组织或者个人的成本支出。

【R2】邱绍良《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P25.

(4)总结规律,固化流程

在联想发展的早期,规章制度与流程都尚不健全,即使已有的制度与流程也需要快速更新、不断修改完善(因为业务发展变化很快)。为此,他们应用复盘的理念,快速建立并更新各项制度。其做法可简单归结为图2-2。

也就是说,当你做某事时,首先看有没有相应的制度或规定;如果有,遵照规定执行;如果没有,你就自己想个办法先做起来;做完之后,快速复盘,总结、形成相应的制度与规范。

如果按照相应的制度与规范执行,过程中感觉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实际执行效果不好,也可以进行复盘,提出修改或完善的建议。

通过这个简单的逻辑,就可以快速总结出规律,固化形成相应的制度、流程和规范,并持续更新、改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