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路漫漫且璀璨(二)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饮哲
(二)人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采食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据《晏子春秋》记载:“婴相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说的是春秋时,晏子作为齐国的相国,饮食非常简朴,吃糙米饭,几样荤菜外只有用茶叶做的“茗菜”而已,类似今人所谓的“粗茶淡饭”。

茶作羹饮的记载见于郭璞(276—324)的《尔雅》:“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

《晋书》中也有“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的记载,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国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