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年度汉字——研(草稿))
光阴似箭,时节如流,2021已潇洒的挥手向我们道别,在遗憾中,在感慨中,我开始静静反思,并对2021年所学所获所感细细梳理。
一、读思相合,日更不辍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读书是一种人生态度,使人们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的重要渠道和方式。2021年,我坚持每月至少读一本书,回顾阅读,我读了教育类书籍:《周国平论教育》、《爱的教育》,专业类书籍:《七十二堂写作课》、《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诗论》,文学类书籍:《水浒传》、《简爱》、《西游记》、《面纱》、《人生的枷锁》、《杀死一只知更鸟》、《人生的枷锁》。读思结合,我坚持做读书笔记,每读必有输出,我在简书平台、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写阅读收获,努力做到每日一文,梳理阅读新知。我在书中感知行走教育的力量,让阅读为教育教学指导迷津。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良师,一位好友,和你交流,引你思考。
二、听课评课,专业成长
因工作需要,我在本校教导处兼做一些教学管理工作。这一年,我参与制定了学校教导处公开课活动方案,全程参与教研工作,作为区级骨干教师为全校教师展示了名著阅读课《<水浒传>阅读推进课》,随后,我参与新晋教师过关课活动,把优秀的教师组成教研团队,到新晋教师的课堂上认真听课,认真记录,课后立刻组织授课教师参与评课,大家畅所欲言,每位参与听课的教师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教师们真正树立起教育的新观点,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二、研磨课堂,实践不止
2021年5月,我参加了湛河区教体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执教《北冥有鱼》,将希沃白板5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9月,我参加了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制作了《<水浒传>阅读推进课》微课,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念践行到实际中。寒假期间,我自行学习思维导图教学,将思维导图与《简爱》阅读教学相结合,设计了《<简爱>阅读指导课》。
三、学术研讨,更新理念
每个人都会庆幸在自己的奋斗路程上遇到名师指点,我也不例外,而且特别感激卫素丹老师的指点与引领。如果说2021年还有收获,那最大的收获就是作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加入卫素丹名师工作室并成为其中一员,在工作室三次集中研修,专家引领,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7月8日,参加卫素丹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培养第一次线上交流会,与2名来自不同县区的老师们相聚在线上说语文,话教育,在卫老师的指导下明确了语文教学要改变轻思维、轻写作的做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加强语文实践,让学生学到知识、建构能力、形成素养。8月份,我参与了卫素丹名师工作室命题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取得了一等奖的佳绩。12月份,读书分享,教学研讨,我对整本书阅读的探索在工作室的推动下更进一步。
四、小有成绩,戒骄戒躁
回顾2021年,收获大于遗憾,优质课方面,在2021年河南省基础教育精评课评选活动中,我执教的《<水浒传>阅读推进课》荣获省级二等奖,在2021年湛河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评选中,我所执教的《北冥有鱼》获一等奖,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执教的《昆明的雨》荣获一等奖。教学技能方面,在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北冥有鱼》课件获湛河区一等奖;教育征文、师德演讲方面,我写作的《我的思维导图之旅》获市级教育征文二等奖,演讲的《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获市级二等奖,《红船颂》获市级三等奖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教师要永葆自己专业的活力,就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树立成长目标,我愿笔耕不辍,以教师读写和课堂历练为翼,以育人润心为准则,在教书育人之路上挥洒汗水,培育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