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议程设置与导向需求:解读外部世界的引导机制
外部世界是如此广阔和复杂,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每个人都渴望了解和理解这个世界。
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和数量庞大,个人很难确定应该关注什么、重视什么。在
这种情况下,大众传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一种引导机制,帮助我们来判断和理解外部世界。
这正是社会成员个人的导向需求和媒介议程设置功能之间的紧密关系。社会成员的个人导向需求是媒介议程设置的社会心理前提,它们决定了个体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和反应。
导向需求是指个人对特定信息的需求,这些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与对象事物的关联度、对象事物的不确定性以及媒介的使用便捷性。以下是有关导向需求的三个重要因素:
1. 关联度和导向需求: 当个体与某一主题或对象事物有高度的关联度时,他们的导向需求通常较低。这意味着他们对相关信息不太感兴趣,且不容易受到媒介议程设置的影响。
例如,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务,如菜价波动,人们通常已经有了自己的了解和经验,因此对于相关新闻报道的需求较低。
2. 不确定性和导向需求: 当对象事物的不确定性较高时,个体的导向需求通常也较高。这意味着人们更渴望了解与不确定性相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有助于他们理解和应对不确定性。
例如,在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或危机时,人们的导向需求通常会升高,因为他们希望了解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3. 媒介使用和导向需求: 媒介的使用越方便和省力,个体越容易满足其导向需求。
如果媒介提供了易于获取和理解的信息,那么人们更有可能依赖媒体来满足他们的导向需求。这意味着媒体的设计和可访问性对于塑造导向需求起着关键作用。
这些因素说明了个体之间在接受媒介议程设置方面的人际差异和多样性。
不同的人对信息有不同的需求,这取决于他们的个人背景、兴趣和关注点。
媒体通过满足不同人的导向需求,影响着社会中的信息流动和信息消费。
因此,了解导向需求和媒体议程设置的相互关系对于媒体研究和理解信息传播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不同人对同一信息有不同的反应和态度,以及为什么媒体在塑造社会观点和行为方面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