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

2022-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心安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读的《论语新韵》,只知道那天晚上到了读书打卡的时间,还不知道读什么书。突然想起书箱里校长发的书还没有读,记不清是几本,更不记得书名,似乎翻过几页《道德经》。果然,一本《论语新韵》,一本《道德经新韵》。

在我心里,论语离我很远,像不可企及的那轮日那轮月,尽管光芒万丈。从上学到教学这一段漫长的时光中,依然是耳熟能详的《论语十二则》,还有那零星的几句,装点着寒碜的门面。如若不是曾和学生一起诵读的那些句子,也许,至今,我都是匆匆的过客。

也就是从那晚那刻起,从第一篇《学而篇》开始,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开始,我喜欢上了论语,爱上了这部凝聚着先人聪慧与睿智,概括了儒家仁慈与忠孝的经典之作。

喜欢,源于它的语录体例。

看似简短的对话,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道理。我一边结合注释理解,一边参考百度上的赏析。于古,它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和一则则生动的故事;于今,它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标杆。字字珠玑,篇篇精华。每一则都像是一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值得你用心细品。

喜欢,源于它告诉我:怎样做最好的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是自我反思。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说的是勤奋好学。

“以约失之者鲜矣。”说的是自律。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说的是自我剖析,严于律己。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的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说的是要经历磨难方能成就大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是先做好自己。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说的是知足常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是居安思危。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说的是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

……

喜欢,源于它告诉我:如何与人相处。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告诉我如何与领导相处。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告诉我如何与领导朋友相处。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告诉我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与父母相处。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告诉我如何与朋友相处并相互成就。

喜欢,源于它告诉我: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有教无类”,用同一种眼光去面对。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合适的时候去引导。

“温故而知新”,学习就要不断地温习。

还有它关于“为政”方面的箴言。

……

远不止这些,仅摘其中几句。

这两天,我又跳读了一遍,并摘抄了部分语录。

一遍,两遍,更多遍……

读论语,每一遍仿佛都是一次旅行,无论四季更迭,不变的永远是内心深处的那份淡定与从容,那份初心与仁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