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敢老
作者:红茶(忽尔盛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
前几天和一群朋友一起吃饭。席间聊起孩子,坐在我旁边的一位朋友轻松地说:我有两个儿子,长大以后,优秀的那个贡献给国家,任他远走天涯报效社会,天资平平的这个留在我身边,给我们两口子养老送终。
多么让人羡慕的答案。
让独生子女的家长们情何以堪?
二、
我的同事,三十出头,阳光、帅气,为人厚道,有一个貌美如花的贤惠妻子,夫妻二人都是独生子。他母亲去世得早,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父亲。
天有不测风云,同事夫妻刚有了儿子不到两年,父亲患病住院,忙坏了这对小夫妻,一个在家照顾孩子,一个在医院陪护老人,都是事业心很强的人,谁也不想总请假影响上班。
孩子慢慢大了,送幼儿园了,稍微松口气,那边老父亲病情加重,几乎成了植物人,整整在医院躺了三年,虽然请了全日制护工,但拿药、找医生、办手续、买日用品等等杂事都要自己承担。同事白天正常上班,下班火速赶往医院。
很羡慕这位同事的父亲有个孝顺的孩子,让他能够在最后的日子里享受亲情和照顾。
那次在办公室稍稍有几分钟空闲,同事坚定地说,我和媳妇商量过了,一定要生个二胎,要不然我们两口子老了,我儿子一人负担太重,我的朋友们去医院看望我父亲,都不能想象我这几年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三年过去了。同事的父亲离开了人世,夫妻二人也如愿生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同事生二胎的时候,全国还没有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如果不是老父亲最后的日子里他深有体会和苦衷,估计他也不会这样坚定地要二胎。
三、
在省城出差,听说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
省会大学里一个八十岁的老教授,有一个儿子,儿子很优秀,从小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一路走来,顺利考研考博,博士毕业后在国外著名大学教书。老教授和老伴相依为命,退休后,生活上一切琐事都得靠自己,尽管老两口已步履蹒跚。
有一天老教授早上出门办事,顺便会见一位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傍晚时分,老人家兴高采烈回到家来,却发现老伴已在家悄然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老教授悲痛之余,坚决让儿子回国。他说,我不想在离开人世的最后时刻,像老伴一样孤零零一人上路。
一年后,儿子遵从父愿,辞掉了国外的工作,几经周折,带着老婆孩子,回到父亲退休前所在大学任教,同父亲生活在一起。
这就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和孩子的艰难抉择。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儿志在四方,考要到北上广,留学要到欧美澳。
每个热血青年都渴望着指点江山,遨游世界。都渴望着诗与远方。
可是,奔向远方的青年才俊们,回眸之中,不敢直视白发父母那牵挂的目光。
四、
我的一个好友,有一个聪慧的女儿,学习出类拔萃,典型的学霸。
四年前女儿轻松考上北京大学,大家都为她和孩子高兴。她却一脸心事,说闺女心胸很大,要出国。
前一段见到她,她一脸喜悦地告诉我,女儿留在北大读直博了。
她笑容灿烂:太好了,总算把闺女留下来了!等我老了,有点小病小灾的,一个电话,闺女就能坐着火车或飞机回来看看我。我就这一个闺女,要是出国了,几年也见不上一面,我老了指望谁呢?
我很能理解她。父母都希望儿女承欢膝下,乐享天伦。但忠孝不能两全,父母期盼的目光,不经意间,会束缚孩子翱翔的翅膀。
五、
如今,逐渐老去的六零后、七零后这一代人,基本都是只有一个孩子,马上步入退休的行列,养老问题,不可避免提上议事日程。
不想拖累前程远大的孩子,不想成为孩子的累赘。
可是,步入老年后,经济保障、日常起居、精神慰藉等等方面的困境和艰难,不敢想下去!
刚刚成家的八零后、九零后也在担忧和抱怨,父母只有他一个孩子,到父母老去的时候,夫妻双方有四位老人要照顾,负担沉重。
近期网上热议的抱团养老,结伴养老,是身为父母的中年人设身处地为儿女想的开脱之举,也是即将步入老年的一代人的无奈选择。
不敢老,不敢有病,不敢有意外,是每一个独生子女父母困扰心头的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