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读书笔记《英语课堂有效互动之道》

2023-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望亭陆曙良

课堂互动的理论支撑有哪些?

一、互动假说(interaction hypothesis)

Long的互动假说认为“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互作用过程,是语言学习乃至人的发展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互动要素之一的意义协商被认为是影响可理解输入的因素。在母语者和非母语者的交谈中,双方都会遇上理解和表达的困难。每当误解产生,交流无法继续时,意义协商就会出现,这时母语者会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以便非母语者理解。教师的纠错反馈和其后的学生回应也可视为一种意义协商。互动假说认为,提供给学习者的输入通过协商并进行必要的互动修正将有助于习得目的语的形式。

二、可理解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

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说认为对输入语言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途径,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向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入。要注意输入的内容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或与他们的生活相关。

三、可理解输出假说(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

Swain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说认为,只有可理解性输入不能保证学习者习得语言形式,学习者的有意义输出是二语习得的另一个必要元素。其认为,理解语言和产生语言是不同的技能,后者只有通过推动学习者产生语言输出才能发展。

四、建构主意理论(constructivsim)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5-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