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齐之以礼(孔老夫子想做什么)
终于做到全天下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了,我们都是华夏子民,炎黄的子孙。我们不但都是自家人,而且长者慈,晚辈孝,兄弟姐妹相互敬爱。于是我们的社会上下有序,和谐平和了!
真如此吗?自已的牙齿和舌头还打架呢。一家人就铁定了和谐相处?俗话还说不吵不闹不是真夫妻了。由于性格、思想、经历、地位、年龄的不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也逃不了嗑嗑碰碰,逃不了矛盾争执。怎么办?齐之以礼!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不成规据,无以成方圆。就算全国上下都一心想和谐相处,如果没有礼去规范,还是不行的。
什么是礼?礼是人与人如何和平共处,减少矛盾,团结协作的经验之集大成的归纳总结。
国人的学识体系更多的是经验总结传承。与西方的科字逻辑推理有很大不同。礼,能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它不是从人性,人之心理上推断归纳出来的,就是纯经验的积累修正。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也正因为礼不是什么归纳推理出来的科学体系,只是前人实用经验的传承总结,所以在孔老夫子眼里,礼是要因地制宜,可因人而易的。虽然礼到了周朝已有了文字记录,已相对统一稳定了。
好了,这下天下终于平和了!通过祖先崇拜,孔老夫子让天下人都成了自家人;通过先天的慈爱引发后天的孝悌,孔老又使自家人进一步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最后利用礼,又使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避开矛盾和谐相处!
但再美好的理想,不去努力是永远不会自动实现的。孔老夫子如果来推行他的治国理念呢?教育治国,精英(君子)治国!
从《论语》找证据:
《论语》学而第12节: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的最终的作用就是为了和,上下有序和谐社会的和。
《论语》八佾第15、16两节: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老夫子入太庙为什么每事必问,是孔老夫子不懂礼吗?不是,虽然周朝已有文字规范了礼,但每个地方的礼还是都有所不同的。所以孔老夫子要每事都问。
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而对于礼的运用亦应是因人而易的。
拓展思考:
与孔老夫子礼恕观念想对的是争!礼是让人和谐相处的经验总结,那么人与人之问相争斗的经验总结有没有?
有!兵法!古之兵法并不全是指行兵打仗的,几乎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都可以用兵法行之。
兵法礼法合而使用,国人称之为厚黑,也可以叫成功学。
孔老夫子主张用礼,老子却及力反对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