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汇

奇特的一生

2017-08-24  本文已影响147人  惜她

在读这本书之前,你可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你是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计划自己的生活的?

2.你还记得自己一周前、一个月前、甚至一年前都做了些什么吗?

3.你是否已经确定好你一生奋斗的目标了?

《奇特的一生》是作者为前苏联著名学者柳比歇夫撰写的个人传记。作者以散文体小说的形式,真实地讲述了柳比歇夫这个人,他没有为了增强阅读性而生编硬造,大部分书中的内容,都是简单地列举事实,但足以让读者认识到主人公的出色品行。

  同其他的传记不一样,本书的主题,不只为了向大众讲述柳比歇夫的人生故事,还要向读者介绍一项实用的知识,揭示这位伟大学者的成功秘密。

柳比歇夫的秘密不带任何悬疑或惊悚性,它不是让人觉得意外的八卦秘闻,但是它能帮助许多人获得他们理想的生活。

为什么觉得它值得被介绍给所有人呢?

首先,它是一种模范般的存在,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教科书般的生活方式;

可以运用在任何领域、任何事业上,帮助大部分的人取得人生的最高成就;

最后,这种方法经过了他人一生实践,并确定其行之有效,这个人就是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是个怎样的人呢?在精神的角度上说,他是一位英雄,拥有崇高的道德信条,对小市民来说,他可能不过是个倒霉蛋,没多少值得称道的丰功伟绩;但从生活内涵来说,柳比歇夫拥有心灵的自由与和谐,是一个幸福的人,并且,他拥有的是最高级的幸福。

对作者而言,遇见如此不平凡的柳比歇夫是种幸运,就像屠格涅夫发现了巴扎洛夫(小说《父与子》的主角),塞万提斯发现了堂吉诃德,作者认为,发现这样的典型人物绝对是自己的幸运。

他人眼中的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去世那年的纪念会。在一间数学系的大教室里,坐满了柳比歇夫的亲朋故友以及他的追随者,其中最多的是数学家,还有学生、记者、教授、历史学家等等不同职业的人,他们聚在一起哀悼柳比歇夫。在不同的人眼中,柳比歇夫完全是不同的人。因好奇心而来的青年人根本不知道柳比歇夫到底是干嘛的,做报告的人也不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每个人都给出了不同的评价。比如,在一部分人看来,柳比歇夫是数学家,另一部分人则把他当成生物学家,还有人觉得他是哲学家,或昆虫学家。每个上台做报告的人都讲述了他所认识的柳比歇夫,有人评价他是革命者——因为他对达尔文主义的反驳;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他却是一个善良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即使对待对手,也十分宽宏大量。

他的朋友给出的评价也各不相同。在哲学方面,他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方面,他却能提出作为准则的定理;在分类学方面,他总是精力过于分散,不能全心投入;可对于自己的人生,他精力集中又有明确目标,一生为之努力。当人们聚在一起讲述这些观点时,大家才发现,原来自己认识的柳比歇夫只是他的一小部分。

在纪念会举办之前,作者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研究柳比歇夫的日记和书信,在这些资料中,柳比歇夫变得鲜活而立体,他不再是作者曾经以为的聪明的怪人。作者非常遗憾自己没有在柳比歇夫生前对他多做了解。

回到纪念会上来,大家都在尽力地整合出一个合理的形象,为柳比歇夫的一生盖棺定论。

备受欢迎的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去世后,人们纷纷前来他的纪念会进行悼念。而在他生前,每当他到列宁格勒,也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也总有人热烈地迎接他。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不是博士就是学者,他们总是把柳比歇夫拖到各种研究所去做演讲。

除了同行的敬重,他还有不少追随者。虽然柳比歇夫没有学生,但有一群敬仰他的人,这些人并没有从师于他,却愿意向他学习,书中称这些人为他的『私淑弟子』。

可能这会让人很疑惑不解,从地位上说,他是俄罗斯偏远地区(乌里扬诺夫斯克)的教授,既没有获得过什么科学大奖,又不是决定学位申请或批准与否的最高评定委员会成员,虽然他的学术研究得到了外界很高的评价,但在他的研究领域,也还有比他更有成绩的学者。在作者同他的两次会面中,柳比歇夫看起来只是个其貌不扬,对文人八卦感兴趣的老头儿。

为了解释清楚柳比歇夫受欢迎的原因,作者试着从他的为人中总结了他的几个特点:

第一,柳比歇夫是个博学多闻的人;

第二,他的大脑总能产生标新立异的观点;

第三,柳比歇夫不惧怕得罪权威,即使在他人看来有些行为离经叛道;

第四,他所传达的观点,都是经过他自己验证的,标新立异只是外在表象,内在其实贯穿着柳比歇夫整个独特的世界观;

第五,他是个有趣的人,在他同朋友的书信中可以看出来,柳比歇夫思想不落俗套,语言妙趣横生。

可能没有单独的观点能够解释这原因,他所有的特点综合而成的柳比歇夫,他的灵魂,他的人格与智慧,才有最强大的吸引力。

柳比歇夫一生的成果

柳比歇夫一生成果丰硕,他总共出版了70部著作,写了12500页打字稿,这些作品涉猎9个不同的学科。他发表的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都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所有人——包括他亲近的人,都没想到他留下了如此丰厚的遗产。

除了柳比歇夫,科学史上不少科学家都留下了巨大的遗产。如果他是古代先贤,那这很好理解,毕竟那时人们都写得比较多。然而,在柳比歇夫所在的时代,学者出多本全集很罕见,因此,柳比歇夫留下如此丰富的遗产,就显得格外令人惊讶。

柳比歇夫不仅多产,而且写作范围广泛,他写过回忆录,回顾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也在文章中追忆过许多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但更多的内容是关于科学研究的。

前面曾提到,柳比歇夫是许多不同学科的专家,他的遗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所写的著作涵盖面很广:有探讨地蚤分类的,有叙述科学史的,有关于农业的,有关于遗传学的,还有研究进化论、动物学、昆虫学、哲学等不同学科的著作。

柳比歇夫治学态度严谨。例如,研究地蚤的分类时,他利用业余时间搜集材料、制作标本。20世纪30年代,柳比歇夫常到各地考察,几乎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他主要的考察对象是果树害虫、玉米害虫和黄鼠……那时他开始了地蚤的搜集,到了1955年,他搜集了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只,这个数量比动物研究所收藏的要多上5倍。

柳比歇夫成功的秘诀

从治学的角度看,柳比歇夫一方面是具体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又是博古通今的杂家。

关于主人公知识面的宽广程度,这里举几个例子:和他聊英国的君主制,他能说出历代英国国王当权时的制度细节;说起宗教,他既懂《古兰经》,又懂犹太教,还了解罗马教廷的起源与发展……这些知识不是靠着死记硬背才记住的,他了解这些,也不是为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是有他自己的原因。

他的研究不仅有广度,更有深度。苏联的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动物学家等一流专家,都承认柳比歇夫的研究成果,认为他的著作很有价值,他的学术成就和声望不容置疑。

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所获得的成就不得不让人感到好奇——同样生活在一个时代,他是怎么做到的?为何他能在有限的一生中,学如此多的知识,获得如此多的成就?

作者首先提到,他有强大的坐功,即能长时间坐在桌前研究。不过,这是昆虫学者的普遍特点。柳比歇夫曾经调侃自己,说给像他这样的学者拍照,不需要拍脸,直接拍臀部就好。

还有一个他不同于别人的原因:他有一套不一样的工作方法,也就是我们后面要聊的时间统计法。对于作者来说,柳比歇夫的这套工作方法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这套方法是一个创举,是在他众多的科学研究成就之外的又一项伟大说明。

只从表面看,时间统计法没什么特别的,但柳比歇夫坚持了几十年,慢慢的,这套办法被时光打磨,产生了精神上的力量。时间统计法不仅保证柳比歇夫能有最高的工作效率,还保证了他旺盛的生命力,甚至成为了支撑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他很长寿,但他的工作效率丝毫没有因年龄增长而受到影响,直至82岁去世,柳比歇夫依旧保持很高的工作效率。

柳比歇夫生前是备受欢迎的学者,博学多识充满魅力,很多人追随他,乐意向他学习讨教。他既是小领域的专家,又是博古通今的杂家。在他去世后,他所留下的财产之丰富,令所有人,包括他亲近的朋友都感到惊讶。

他的一生都保持着高效的工作效率,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究竟这么高的工作量他是如何在有限的一生中完成的?作者相信这得益于他使用『时间统计法』进行时间记录。

时间的记录这样一件简单而枯燥的事情,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今天的主要内容,是跟随作者一起去发现柳比歇夫的秘密,看作者如何从柳比歇夫留下的大量文稿中寻找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柳比歇夫的日记和文档

柳比歇夫逝世后留下了大量的日记和文档。编订成册的文件就有几十上百本,记载了他事业和家庭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柳比歇夫将其分门别类地整理,因此,虽然文档数量众多,但清晰而有条理,有通信,有日记,有手稿,还有回忆录。之所以做如此细致的分类整理,不是为了流传后世,而是方便他自己平时的使用。

为了了解更加完整的柳比歇夫,作者开始研究他留下来的这些文档。它们有两个特点:

一是时间跨度非常大。

据作者了解,从1916年1月1日到柳比歇夫去世的56年里,他保留了所有的文档、书信、著作和日记,尤其是他的日记,一天都没间断过,甚至在战争年代,他都能坚持写作。

二是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极其详细。

内容详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日记上。柳比歇夫的日记十分精细,甚至可以用来回顾他每一天每一小时的活动,他在何时何地看什么书、见什么人,都一清二楚。

俄国天才思想家尼古拉·费道罗夫曾经有个疯狂的想法,就是让死者复生,如果他的离奇幻想能成真,那么『复活』柳比歇夫将是最为准确无误的。因为他留下来的日记和文档,丰富而详尽地记录了他的人生,他每天都在哪里,用多少时间做了什么,见到了谁,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复制出他的一切。

读这些日记很枯燥,就像在看一个人的账本,全都是统一的单调格式:日期+地点+事件+花费时间+预计花费时间。然而这件看似乏味的事,柳比歇夫从不间断地坚持了56年。

出于好奇,作者着重读了柳比歇夫1941年的日记。这一年,纳粹德国对苏联发起了进攻,卫国战争开始,苏联陷入战争的泥沼。柳比歇夫的家庭同样深受战争影响,他的两个儿子先后上了战场,他和妻子为躲避战火不得不举家搬迁。然而,在这些艰难时日,柳比歇夫对战争的描述依然如电报一般简短。如果不是作者认识柳比歇夫,只看他的日记,很可能误以为柳比歇夫非常冷漠,但事实上,他本人很有同情心。

他的日记不仅体现不出国家大事,就连他自己人生中的重大事件,日记也没有透漏半点。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曾经差点被撤职,被别人玩弄,受到过威胁,当然也享受过幸福的家庭时光,有过胜利和喜悦,但这些在他日记里统统看不到,日记有的只是一行行单调的记载。你可能以为他精神空虚、麻木不仁,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古怪学者,然而,作者与他接触过,了解他,知道真相并非如此。

但即使是作者,当时也无法理解这些日记的真实含义。不是为了让别人阅读,也不是给自己的回忆提供线索,那么它有什么用?这些记录真的是柳比歇夫的日记吗?如果不是日记,又算什么呢?做这些记录又有什么目的呢?

时间的永恒难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在柳比歇夫身上寻找答案。他本人认为,这些记录不是日记,而是『时间统计』,是他在用自己的方法统计他每天支出的时间。然而,旧的问题解决了,作者又产生了新的疑惑。

首先,疑惑来自于这些日记本身。日记的细节部分有许多让人看不懂的地方,比如,时间记录后面跟着的0.5、1.0是什么含义?每个季度月总结、年总结里画的图表有什么意义?基础工作又是什么?

另一个疑惑是,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是否值得研究?

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值不值得花时间去寻找?作者之所以继续坚持寻求答案,是因为他预感这里有和自己生活相关的东西。这种预感无疑是准确的,时间统计法关乎每个人的生活,它能够解决人类长久以来的困惑——如何同时间相处。

即使每个人都明白时间是自己珍贵的财产,大家却依旧不知该如何与时间相处,只能任凭自己在迷茫中虚掷光阴,无所作为,一生恍忽而过,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没做过什么正经事。

如何驾驭时间已经是个古老的命题了,早在古罗马时代,哲学家塞纳卡就在同友人的通信中描述了自己节约时间的方法,同柳比歇夫的办法类似,他也将每笔时间的花费都记录下来。用这种办法,塞纳卡虽然没有杜绝时间的浪费,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时间浪费了多少,浪费在了什么地方。

实干家的办法则是同时间赛跑,利用各种新发明缩短需要花费的时间,比如汽车、飞机、电话、打字机……可惜的是,科技的进步没有为我们赢得更多时间,反倒让现代人变得越来越繁忙,越来越没有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答案无从寻找。

时间不能储存,不能等到需要或想要的时候拿出来用。有些时候,人们苦于时间不够用,另一些时候,人们有着充裕的时间,又不知该拿它怎么办,只能消磨、打发时间。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研究时间的节约,探讨时间的利用,有很多相关著作问世,虽然问题从未得到根本解决,但人与时间的关系至少也有所改善。

时间统计法的起源

大部分人终生无法摆脱对时间的困惑,比大多数人幸运的是,柳比歇夫发明了这套时间统计法,找到了自己与时间的相处之道。

这套方法的起源还要从柳比歇夫26岁时说起,那是1916年,他在部队跟随俄国著名化学家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伊格纳节耶夫工作。在那年的元旦,新的一年开始了,柳比歇夫像很多人一样许下了自己的新年誓言,并开始试着记录时间花销。那时他的日记还不是单纯的时间统计,也会写下丰富的思考与感想。时间统计方法是一步步逐渐形成的,直到1937年他的这套方法才趋于完善。

在这期间,柳比歇夫确立了人生理想,而这对时间统计法的形成有着很重大的影响。1918年,柳比歇夫28岁,刚刚从部队复员回来,任教于辛菲罗波尔市的塔夫利达大学,那时他提出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他明白实现这个目标非常困难,所需的时间甚至可能比普通人的一生还要长,柳比歇夫不仅做好了为理想奋斗终生的准备,甚至还准备不停地挖掘时间,探索人的一生中能利用的时间的极限。

那时,他的身边都是科学界泰斗,大家对他的理想反应冷淡,他并没有因为大师们的态度而感到灰心或怀疑,反而一生都未曾背离目标。

历史上不少学者年纪轻轻就确立了人生的志向。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8岁时发誓要找到特洛伊废墟;苏联地球化学家和矿物学家维尔南茨基在23岁时立志成为拥有丰富智慧的人……远大理想对人也不全是正面的影响,早早找到人生目标的人是幸福的,但同时这也像一场豪赌,没有人能确定他们的一生能否完成目标,甚至没有人确定他们的目标是否值得去追求,他们一生追求的终点,可能是历史的永垂不朽,也可能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

并且,一旦因远大理想着了迷,会让人变得偏执,不能批判地看待事物。在柳比歇夫年轻时正是如此,那时,他认为一切都应该服务于生物学,而看轻了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作用,好在他逐渐从偏执中走了出来。多年的研究工作渐渐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最好不是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

如何使用时间统计法

了解了时间统计法的起源和作用,接下来就来认识一下,到底什么是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时间统计法是包括记录、总结、分析、计算等一些列内容的时间管理方法。做时间统计,就必须抛开一切文字记录的诱惑,比如抒情、议论或描写,只保留事务性的记载,让它们像账本一样简约、清晰、明了。

当作者认真观察研究时间统计法的细微之处,开始对这种方法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大体上弄清了时间统计法是如何使用的。

时间统计法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对时间开销的记录,用日期+地点+事件+花费时间+预计花费时间的格式来记录每天的生活与工作,为了方便理解,以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小编为例(以下案例为拆书者撰写):

北京 2017年3月4日

最新热点研究——2小时10分(1.0)

附加工作:了解代表性公众号——1小时20分

协同工作:运营小组开会——45分

休息:同朋友聊天——10分;跑步——30分;看电影《步履不停》——1小时

通过这种简单的记录,一天时间被轻松地展示在了纸上,哪些事情占据了自己多少时间,一清二楚。从这种看似千篇一律的记录当中,作者了解了柳比歇夫的工作与生活,他每天不是在搞昆虫学,就是在写几本重要的学术专著,同时作者还发现了几条关于时间统计法的规律:

1.没有记叙、细节和思考,只有单纯的时间统计;

2.把工作、休息、娱乐所有时间花费都准确的写进日记,误差不超过5分钟;

3.不受情绪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每天坚持写5-7行记录;

4.标注每份文稿花费的时间,并对其做分类总结;

5.每个月的月底还要画图画列表做月总结,到了年底,还会做年度总结。

不过,这些仍然不是时间统计法的全部,有一些迷惑不解的细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比如,柳比歇夫的统计数据旁会标注一些弄不懂的数字,1.0、0.5,没人知道这些数据是什么意思,也没人能够去请教,作者只能希望答案会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自然而然地浮现。

时间统计法的意义

时间统计法无疑是有用处的,它能帮助人们计划、安排、管理时间,但作者却怀疑这么做的意义,在工作中,我们已经有数不清的计划和待办清单了,难道连生活都要被这样刻板的安排所占据吗?

在柳比歇夫看来,这种疑惑是不存在的。朋友问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折磨自己,他回答说自己已经习惯了,没有时间统计法的话,他无法工作。还有另一个原因他没说,那就是上文提到的人生目标,柳比歇夫的终身目标驱使他不断寻找空闲时间并加以利用,而时间统计法就是最好的空闲时间挖掘机。

时间统计法还培养了柳比歇夫一项特别的能力——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坚定的信念让柳比歇夫把彻底贯彻这套方法,他的女儿曾经回忆,小时候找父亲问问题,他都会一边耐心解答,一边记下时间。在长达56年的人生中,这种对时间的关注从未间断,从而培养了他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作者曾经同柳比歇夫有过2次会面,在他的记录中都明确的写着,一次花费1小时35分,一次花费1小时50分,会面期间柳比歇夫并未看表,他是通过自己内在的注意力来计算时间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时间统计法有没有意义呢?人最珍贵的是生命,而我们生命的本质就是时间,如果相信生命的意义,那么这套教人珍惜时间的方法一定也是有意义的。

在现代社会,最珍惜时间的人就是那些企业领导人。彼得·德拉克,一名为经理们服务的科学导师,就建议这些企业领导者做精确的时间记录。但即便这些杰出的商业精英,一样很难坚持这种方法,因为它需要极高的精神力量来严格而无情地解剖自己。

可敬的是,柳比歇夫坚持了一生。在别人看来,这种方法可能不被理解,为何要把自己的生活限定住,人生是否会因此变得枯燥无味?柳比歇夫用他的生活做了回答。他以这种方法找到了他一生的幸福,他的生活生机勃勃,充满趣味,他身边的朋友也对他十分羡慕。

大部分人现在的状况是,误以为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工作,结果发现,其实真正工作的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浪费在了不知所谓的事情上。所谓的生活的机械化并不值得恐惧,这种时间的浪费才是我们要避免的。既然每个人都渴望更合理的安排时间,为什么不去行动呢?

在研究柳比歇夫日记和文档时,作者发现了『时间统计法』,并介绍了这一方法的缘起和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时间统计法』缘起于柳比歇夫制定的宏大的人生目标,柳比歇夫清楚他的目标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完成,因此他必须研究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时间。

同柳比歇夫一样,我们很多人也面临着时间不够用的困境,既然『时间统计法』能帮助柳比歇夫赢得更多的时间,那么我们为何不更加深入地研究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详细了解,柳比歇夫怎样管理时间?如何系统学习和使用『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使用『时间统计法』的成果又有哪些?

时间管理方法

看了时间统计的一些基础使用方法后,我们应该知道,时间统计法的目的之一是挖掘尽可能多的空闲时间,如何挖掘呢?要靠更合理的时间管理方法。

第一个办法,做事不是一味求快,慢一点也没关系,但要保证每一分钟都被最大限度地利用到。下面我们就从柳比歇夫的读书方法中来看看他对于时间管理的态度。

阅读专业著作时,柳比歇夫要求自己做到读懂,并消化书中的内容。重要的书籍,他都要写非常详细的摘要,而最重要的著作,他会先写提纲,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用这种方法读书很慢,但能在脑海中留下清晰牢固的印象。

当时,他的同龄人虽然读书数量很多,但都是很粗浅地阅读,看过之后根本不记得书都说了些什么内容。而柳比歇夫读书非常扎实,只要翻一下之前写的提要,就能想起书中相应部分的内容。他还十分擅长汲取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与他大脑中存放的其他知识融会贯通。

他的阅读方法就像时间统计法一样,年复一年地慢慢凸显出优势,经过时间的积淀,其优势也就越来越明显。细致的阅读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一旦要出版作品,这些储备资料就能派上用场。

第二个方法是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下脚料。时间下脚料就是一些看上去无用的时间,但如果把它们都利用起来,可以完成不少事情。这里也拿阅读来举例,在旅途中柳比歇夫都会读书,对此他做了分类,出门旅行,只看薄薄的书,或者学习外语;常年出差时,身边会带一定数量的书;如果是长期在某地出差,他会将要读的书直接邮寄到当地。短途的出行,比如坐电车时,他也安排了几种不同类型的书籍在特定的时候读,比如从起始站上车,他会读需要写笔记的书,而如果电车很挤,他就选择读便携的小册子。

第三个方法是对不同时间进行不同的分工。在阅读方面,柳比歇夫的分工是这样的:清早精力充沛,看哲学、数学之类的严肃书籍;一两个小时后,精力有些减损,开始看历史、生物类书籍,到了大脑感到疲劳时,就看文艺类书籍。

单是读书,柳比歇夫的方法就如此具体,可见他对时间的把控有多严。他还会利用散步的闲暇捕捉昆虫,在会议上演算习题。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他发现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反而更多了,只有依靠不断挖掘时间的潜力,才能继续研究他新接触的领域,比如历史、文学、音乐等等。

计算和分类

以上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点:

1.提高利用时间的质量;

2.不放过任何零碎时间;

3.对不同时间进行分工。

再加上昨天说到的时间记录,可以说,现在我们对时间统计法已经了解了一半。柳比歇夫花了5年时间逐步精进的方法显然不止如此,还有计算、分类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说说柳比歇夫对时间的计算,他总结过去的经验,发现每天大概有12到13个小时可以用于工作、生活和学习,柳比歇夫把它称为毛时间,他把工作中的任何间歇都删除,一天平均的纯工作时间大概是七八个小时。

不止如此,他还进一步把一天中的有效时间定为10个小时,即600分钟,然后分成3个单位,即200分钟为一个单位,在记录中用1.0表示;或分成6个单位,以100分钟为一个单位,用0.5表示,这样就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计算时间的方法。(拆书者注:还记得前面对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分析吗?那些奇怪的1.0、0.5就是这些意思)

分类则是把工作分成不同的种类。他把自己在做的所有工作分成3种不同类型:

第一类工作:写作、研究类的中心工作,加上看书、做笔记类的例行工作;

第二类工作:看报告、开会、讲课、看文艺作品之类;

第三类工作:娱乐、交通、交际之类。

计算、分类都服务于时间的计划和总结。柳比歇夫会有计划地安排每天的十几个小时如何运用,让花费的时间同自己的工作相称(即花费的时间和工作的重要性、紧急程度成正比),也会定期做各种分类总结,每一类工作他都要做详尽的时间统计。通过细致的记录,他可以知晓一切有效的时间,发现一切时间利用的空白点。

计划和总结在时间统计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作者也花费了不少笔墨,用来讲解柳比歇夫的月计划、年计划、五年计划,以及月总结、年总结和五年总结,想要让时间统计法发挥效果,计划和总结的学习必不可少。

计划与总结

计划和总结的内容比较多,不仅解释起来更为复杂,在运用的时候,它们也是最花费时间的两项工作。

计划其实就是挑选时间,把握自己的节奏,把一切安排恰当。柳比歇夫先列出待办事项,然后依照过去的经验计算预计花费的时间。仔细看柳比歇夫的总结,能看出他完成计划的精确度往往高到令人诧异。

另外,做计划也要分类,从时间上分,有月度计划、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从类型上分,要为不同的工作类型做计划。

比如在1965年9月的月度计划中,上课、出行、写信、读书等种种事情,他都巨细无遗地写出了当月预计花费的时间,一个计划就能把这个月的所有时间大致安排好。

年计划是根据他制定的任务大致安排的,比如在1968年,柳比歇夫的主要任务为8月份去莫斯科参加国际昆虫学会议,并在会上做报告,主讲经验分类学的任务和发展道路。围绕这份要做的报告,柳比歇夫安排了这一年的工作重点,哪些论文要在会议前写出来,关于跳甲属的鉴定工作要做多少,手上在写的著作这一年能完成多少……

总结来说,柳比歇夫完成工作的实际时间与之前的计划时间相比,误差一般在10%以内。对于柳比歇夫来说,或许因为精力,或许因为外界因素,完不成计划的情况偶有发生,但计划依然很有必要。他认为他所获得的成就,该归功于他独特的时间统计法。

总结工作同样繁重,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相加,还要做分类统计。这些工作分类一层包裹着一层,只要想分析,对时间的追踪能细致到每分钟。

以1965年的8月为例,第一类工作总共花了136小时45分钟,其中包括:基本科研、分类昆虫学、附加工作、组织工作四项,柳比歇夫统计了各项工作在当月花费的总时长。其中,基本科研当月总计花费59小时45分,又可分为9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各花了多少时间也写得清楚明白。这9个小项目还能继续往下分,比如其中的第6项——看生物学的日常参考书,当月总计花了12小时,继续细分,可了解具体看了什么书、每本书花了几个小时,而这些看的书还留有他做的摘要和分析研究。

除了第一类工作,对于第二类工作,他同样做分类统计与总结,经过这样一层一层的总结与统计,就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花费的时间。

他个人的年度总结更是堪比企业单位的年度总结。一年结束后,不论是工作、休息还是娱乐,他再次把一年所有做过的事情进行分门别类的计算。比如娱乐,柳比歇夫记录某年娱乐——65次,然后列出一张清单,写明这65次分别看的电影、参观过的展览、听过的歌等等。

那些不做时间统计的人,可能很难评判他的娱乐算多还是算少,但他的工作时间却是不容置疑得长。比如在1966年,他平均每天用于第一类工作的时间为5小时,这5个小时是除掉了所有休息的纯粹工作时长,可见他的工作量比某些工人都更加繁重。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柳比歇夫坚持了56年,即使在住院时期也不给自己放假,由于杂物减少,住院时工作时间反而会更长。

年度做了总结还不够,柳比歇夫还要做五年的总结。他把自己一生的时间都做了安排,分成一个一个的5年计划,每隔5年,他就会把五年内所做的事情再总结分析、统计一遍,并计划下一个五年。比如在1964至1968年间,柳比歇夫先是总结于这五年间在跳甲属(拆书者注:这是某一种昆虫的分类,归为跳甲属的昆虫多达3000余种,它们种类近似,分类鉴定十分困难)方面做过的工作,然后计划在下个5年完成大田跳甲属的著作。

月度总结和计划大概会花费2.5至4个小时,年度总结比较复杂,得花十七八个小时,分成几天来做,还要进行自我剖析,研究效率有何变化,什么工作没有完成,为什么没完成等等。

通过详细的总结,柳比歇夫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把那些逝去的时间勾勒得精致而清晰,找到了不知去向的时间。这展现了一个人所能有的巨大潜力,告诉人们,如果合理地利用时间,我们能创造出多少成果。另外,这些总结就像一面特殊的镜子,站在这面镜子前,能看到的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记录中过去的自己。

这样的时间统计法当然很好,但是作者认为它依然让人疑惑,到底用处在哪里?这些枯燥的工作汇报有什么意义?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像作者一样,不知道在过去的3个月内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偶尔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结果却总是不了了之。当最后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干,我们有必要以柳比歇夫为榜样责备自己吗?已经被各种计划包围的现代人,还需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像流水线的工人一样吗?颓唐萎靡与乐观振奋,大手大脚与小心谨慎,到底哪个更为正确呢?

时间统计法的成果

即使存在这些疑惑,作者仍然认为柳比歇夫是一位非虚构的英雄,是非常适合介绍给年轻人的榜样。通过了解时间统计法,我们能想到的他是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人,像苦行僧、骑士,或者机器人。在时间统计法的帮助下,他的一生没有过大的偏差,顺利写完了一本又一本巨著,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

他的成功方法甚至可以复制,这种方法是完成目标的先进武器,是理智胜利的成果。如果已经有了一生追求的目标,并且系统地常年坚持时间统计法,你就能超过天才。柳比歇夫很长寿,享年八十二岁,他用几十年的时间亲身实验,确认了时间统计法的有效性,并依靠这套方法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这套方法保证了柳比歇夫稳定且高效的工作效率,不论外界因素或是个人情绪,都很难影响到他。1942年对于柳比歇夫来说是悲痛的一年,他的儿子在前线牺牲了。但在时间统计中,我们无法感受到他当时的悲痛欲绝,这里展现的仍然是那个一丝不苟的学者。在1942年的计划中,他为自己安排的任务依旧满满当当,总结显示,这一年是他工作效率极高的一年,他个人的痛苦好像完全没有妨碍工作。

一位30岁的技术科学博士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对于逝者的哀恸没有意义,伤心并不能让死者复活,不如学着控制自己。这个博士认为现代人应该是唯理主义者,并建议作者把柳比歇夫塑造成一个典型,来代表理性至上的当代科学家。很多人不理解唯理主义者,实际上他们不仅理智,而且拥有更高的道德水平,反对一切卑鄙下贱的行为,因为他们知道,做合乎道德的事情到最后总是比不道德更明智。这样的人实在不该被苛责。

从博士的话中,作者感受到了他自身的一种愿望,他需要一个理性所能接受的榜样,这个榜样的成就是由于他自己的计划与安排,他高尚的品格不是出于感情,而是建立于对利弊的理性分析之上的。柳比歇夫完全是符合条件的理想人物,他虽然才华不出众,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成为了一个出色的科学家。有些人害怕生活会因此而变得机械,但这种担心其实是没必要的,不论是对于理智还是心灵,机械性都没有坏处,这种看似机械的时间管理方法反而会创造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使人摆脱机械性的控制。

作者的博士朋友觉得,作为榜样,不用在乎书中描写的柳比歇夫是否与现实中的一致,只要用众多的例子强调本书的主题即可,但作者不想为了塑造偶像而偏离真实的柳比歇夫,他所认识的柳比歇夫不让他这么做。

时间统计法之外的柳比歇夫

抛开时间统计法,还有一个我们未曾了解的柳比歇夫,他可能跟之前所描写的柳比歇夫有一些出入,甚至矛盾,但却展现了更立体的主人公。

这个柳比歇夫不再是英雄,而是像平常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一点也不机械。在他享受第二段婚姻的幸福时,曾写信向朋友兼老师坦白,因为幸福的生活,他连对学术的兴趣都降低了。

上文提到,在柳比歇夫承受丧子之痛的那一年,时间统计显示他依旧保持了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好像并未受到影响。实际上,柳比歇夫因儿子的死伤心多年,那时期的信件中多是他对儿子的回忆,高强度的工作反而让他能暂时摆脱心灵的痛苦。

柳比歇夫的家庭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为人。他把自己的乐观个性归功于家族——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十足乐观的人;他还从做商人的父亲那里遗传了钻营的品质(他称为捞一把)和善良的品行;又从外祖父身上遗传了争论基因,天生爱找人抬杠;他认为自己不留恋家乡,爱四处游历的个性也与体内的染色体有关。

从性格说,柳比歇夫认为自己很刻薄,他曾在信件中表示自己一直在向一位委婉沉着的朋友学习。刻薄的性格偶尔伤害到朋友,但并没有伤及他们的友谊,柳比歇夫依旧同许多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精神上他有创作者的虚无主义,他认为任何东西都可以理智地批判,不论是公认的权威,还是一般人的认可,都不会成为他选择相信的理由。

对于衣着,柳比歇夫更喜欢朴素的衣服,这样行动更方便,他甚至认为,为了避免在衣着上同他人竞争,为了进一步培养我行我素的精神,学者在衣着上保持最低标准即可。

从作者摘录的一封封信件片段中,可以看出,柳比歇夫和他的朋友们都非常博学,他们写信聊的内容多关于文学、哲学,可以援引大段但丁的诗歌,聊柏拉图、莎士比亚、雨果、歌德,他们渊深厚的文化素养,堪比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人或法国的百科全书派。

纵观柳比歇夫的一生,他也没有逃离柴米油盐的生活,同样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承受着战乱带来的痛苦。然而,柳比歇夫和他的朋友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生活的内容,不是困难,而是成果。他同那时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一起,成为了十月革命时代俄罗斯文化的印记。

我们已经详细地学习了『时间统计法』的方方面面,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这种方法。现在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放到我们的主角柳比歇夫身上来,看看在他的文档里是否还有什么遗落的黄金。

答案是有的,为了进一步的学习他的时间统计法,我们一定要知道其中蕴藏的科学,那就是分类学。

不止如此,我们还将了解柳比歇夫的另一面。在前面我们说的都是他人生阳光的部分,没有谁的人生是一番风顺的,柳比歇夫像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也会遇到挫折和低谷。

同时,『时间统计法』是不是就是万无一失的方法呢?有了它,柳比歇夫追求目标的道路是不是就一帆风顺了呢?如果想要实践这套方法,你应该了解它不完美的另一面。

分类让生活井井有条

在柳比歇夫身上能找到科学家与分类学家所独具的特性,那就是善于把混乱的东西归纳成体系,寻找联系,总结规律。这种特性,作者在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身上也看到了。

作者曾经参观门捷列夫的故居,那里保留着这位伟大科学家当年的遗物。这类名人的故居有种独特的感召力,令人感觉它们主人的精神依旧保存在这里。门捷列夫书房中的一切都与他生前一致,在众多的物品中最令作者感兴趣的是门捷列夫的目录卡片抽屉。

门捷列夫的藏书共有16000种,这些目录卡片就是他的藏书收录,他为了对书籍进行分类整理,发明了一套相应的体系,不同的书籍有各自不同的编号,不同类型的文章也要单独装订成册。每张目录卡片上面都整齐的登记了书号,这些卡片还有自己的索引,方便查找。成千上万张目录卡片用不同的墨水做记号进行分类,一沓沓地装订好了。另外,他还有信件整理体系、记事体系、账目体系等多个体系,以便对生活的各方面加以整理。同柳比歇夫一样,门捷列夫热衷分类并以此为乐。现在计算机让人们减少了这方面的工作,而将来人们会再次意识到分类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争先恐后地去做。

柳比歇夫更是将分类学视作至宝,他不仅自己使用分类学,还是研究分类学的专家,一直期待着自己能发现大自然中尚未被发现的体系。他的日常生活也因分类而井井有条,他有保存资料的体系,有通信体系,还有照片保存体系。只要是发生过的事情,都会被柳比歇夫巧妙归类、放入体系中,一旦需要调取记忆,他能很快从大脑中找到相应的材料。他主要研究昆虫分类学,并且他是首个在生物分类学中应用鉴别分析的人。

像多数人一样,作者曾经很看不上昆虫分类学,认为它谈不上是科学,只能算是种兴趣爱好,而且,一个成年男人成天捕捉蝴蝶或虫子,在别人看来古怪极了。到了今天,分类学已经成为一门复杂的学科,广泛使用电脑做形形色色的数学分析,研究方法已经很先进了,可昆虫分类依旧在使用捉蝴蝶、制作标本这样原始的方法,因而,大家很难认为它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但依旧有不少科学家常年累月地研究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并从中获得了大量对于形态学和进化论有用的材料。这些人试图通过分类学揭开大自然的奥秘:为什么花朵、鱼类、贝壳都是普遍美的一部分?他们完美的色调是为了让谁来欣赏的?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又是如何形成的?

说真话引发的危机

柳比歇夫深深喜欢着昆虫学,在他眼里,昆虫学是最为高尚的学科,能让人保持天真纯朴的童心和赤子般的纯洁品质,令人放下身段,甚至抛开礼仪修养,不顾一切,只为了捉住一只小小的昆虫。对工作的热爱,让他一生都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状态。这份偏爱,甚至让他不能宽恕诗人普希金写的带有嘲弄性质的昆虫报告。

20世纪30年代,柳比歇夫就职于苏联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害虫的经济价值。经过数年的研究,他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人们夸大了害虫的危害性。这一结果是他花了三年时间反复检验过的,从而可以进一步推论,当下规模的苏联防治农业害虫部门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三年的时间,柳比歇夫听到哪里有虫害,就第一时间赶往受灾地区,然而,他看的情况却常常与得到的信息不符:波尔塔瓦地区声称受草地螟蛾虫侵害,螟蛾吃光了田里的甜菜,调查却发现,其实是农庄庄员不肯下地干活,任由甜菜自生自灭的结果;北高加索发生虫害,调查结果发现情况被夸大了;罗斯托夫有人报告国营农场向日葵被虫害吃光了,他到了才发现,根本没有种向日葵……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通过统计,柳比歇夫认为虫害给谷物带来的损失大概是2%,远远达不到一般人认为的10%。柳比歇夫的研究成果最后都被写成了报告书向上汇报,然而,这份实话实说的报告激怒了太多与农场有利害关系的人,令他们感觉受到了侮辱。1937年,苏联植物保护研究所因此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上,柳比歇夫被指责想要搞垮害虫防治工作,因此故意为害虫的危害性开脱。学术委员会判定他的学术观点是错误的,甚至建议最高学会评定委员会取消他的博士学位,对柳比歇夫的处罚在这次会议上得到了一致的通过。好在最后有朋友的帮忙,又在一定的机缘巧合之下,他躲过了这次处罚,可这不是唯一一次他因为说真话受惩罚——1948年,在列宁农业科学院例会上,这种事件又一次上演。

有趣的是,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对他从容不迫的生活状态表示欣赏,柳比歇夫再一次诚实了一把,向这位后辈展示了一张他的倒霉事清单,上面详细地列举了他从小到大经历的各种疾病和挫折。

超越时间统计法

回到本书主题,我们继续来聊聊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前面提到柳比歇夫有一套完整的计划和统计总结时间的方法,这些总结看起来像是要对别人汇报工作,实际上完全是出于自我分析的需要。柳比歇夫认为他的时间都应该用于科研工作,因此有必要向科研工作汇报自己在其他没有工作的时候都做了什么。

通过分析柳比歇夫的时间汇报,作者发现他坚持这种方法并不是为了节省时间,更不是为了规划他的命运,让他如同机器般按部就班的生活,时间统计规划的只是他的工作,柳比歇夫依旧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有他的冲动和固执,甚至时常偏离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转而研究其他事物。他的许多论文都是一时兴起的结果:1953年,他心血来潮,写出了一本长达700页的著作——《论李森科在生物学中的垄断》,还有《科学史的教训》、《达达派的研究》等文章,都是他一时兴起才撰写的。

有些看似偶然的工作和他的本职工作有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比如,他突然研究起雅典文化在世界史上的作用,是为了批判生物学家罗纳德·费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反驳其『生物遗传学决定人类进步』的说法。也有一些工作是和他的本职工作完全没有联系,全凭他一时兴趣的,只因他偶尔迷上了这些本来与目标无关的东西,从另一方面说,这些心有旁骛的工作反而提高了柳比歇夫的创造能力,让他从一名科学家成为大科学家。

柳比歇夫没能控制住对获取更多知识的渴求,照理说这与他制定的理性的时间统计法相矛盾,然而,时间统计法并没有束缚他的精神世界,他将时间统计法当作一件可以任由他来演奏的乐器。再后来,他脱离了目标的工作越来越多,连朋友都来劝说他尽快回到自己的专业上来。

柳比歇夫自己是最为矛盾的,他清楚他撇开心爱的事业就是在牺牲自己,牺牲他宝贵的时光,但是终其一生,他也没有解决这一矛盾。

科学史有不少因驰心旁骛而有所成就的科学家:开普勒热衷于研究占星术,创立了潮汐说;索菲亚·柯瓦列芙斯卡娅研究陀螺,解决了固体旋转的相关问题;坎托尔反复思索三体一位,创造了多数论……

劝说柳比歇夫的朋友自己也会分心,这些科学家分心写的著作反而更加引人入胜。说不定反而是柳比歇夫那些心血来潮的创作成为永世流传的作品,没人说得准。早期,柳比歇夫服从时间统计法,后来是时间统计法服从他,他驯服了它,自在地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工作。他追求理性,又总是违背理性,他创造了时间统计法,又要进行反叛。

柳比歇夫的遗憾

柳比歇夫的一生是充满了遗憾的,他称自己为倒霉鬼,虽然他已经完成很多工作了,可惜依旧没有完成他原定的计划。原本一切对他完成目标来看都是有利的:他有着健康的身体,出色的才能,又有这样一套时间统计法,督促他提高工作效率,一生中虽然偶有偏离,然而大部分时间他仍然是遵循时间统计法工作的。

他72岁时开始撰写的《文化史上的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两个学派》是他为自己规划的最后一部著作,预计花费7、8年的时间。他计划在这本书中剖析普通生物学的概念,但是花了几年时间,才写到哥白尼,那时他已经明白,没有机会让他在书中囊括生物学的各科了。

从1925年开始,柳比歇夫就在压缩自己对昆虫的研究,单独留下地蚤类,即便这样,他坚持了45年的地蚤分类工作后,才完成了6个小类的任务。而他研究蝗虫的朋友,在2000种非洲蝗虫中,发现了500种过去没有研究过的蝗虫类目,成为了这方面的一流专家。

他的大部分著作在生前都没有出版,他在努力中一点一点慢慢接近所设定的目标,直到他十分接近目标了,生命却也已经走到尽头,他只能让一生的心血都付之东流。一切能让柳比歇夫获得盛名的条件,他都拥有,不走运的是,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它把一切安排得出乎意料的复杂。

对柳比歇夫一生的评价

评价一个人的一生,要用什么标准呢?是看他自己设立目标的完成情况?还是看他对人类所产生的贡献?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反观柳比歇夫的一生,或许能给我们带来点启发。

在上一章我们说了柳比歇夫的遗憾,很可惜,他没能从大科学家进一步蜕变成天才。天才科学家之所以拥有耀眼大众的才华,一部分得益于他们的努力,另一部分缘于他们往往是某个领域的收割者。而柳比歇夫给出的贡献是隐性的,他是新观点出现前那个种下种子的人,可自己却连发芽都没法看到。

柳比歇夫是生物学的先行者,是为生物学准备新观点的人,他所做的工作可能对当时没什么用处,但他坚信在未来这些工作必将会有它的价值。

他具有在学术方面发表不同见解的天赋。当最可靠最显而易见的原理都被他反驳时,人们就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敢于反对最流行的生物学学术观点,并且赢得学术对手的尊重,是个受人敬仰的批评家。他一生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不可辩驳。有人认为科学中有很多普遍真理,而哲学中却一条公认的真理也没有,柳比歇夫立即反驳,他认为科学也不代表是唯一的真理,相反,在那些最精密的科学领域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分歧,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真理。比如地球究竟是何种形状这样一个课题,其中的分歧都多到令人吃惊。

柳比歇夫的一生并非完美无缺,『时间统计法』同样不是所有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案。

他虽没有成为功勋卓著的天才,但却成为了新观点的播种人、生物学的先行者,度过了非常幸福的一生。

到此,我们已经深入介绍了『时间统计法』和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作者此时回过头来总结『时间统计法』对柳比歇夫的一系列影响,它不止带给他更多的时间,实际上,它对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对生活的追求、对自我的评价、对时间的态度,都因『时间统计法』而不同。究竟这些影响是好是坏呢?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除了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还有几条关于如何使用时间的守则:

1.不做被视为必须完成的任务

2.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感到累的话立即停止工作去休息

4.每天大概要睡10个小时

5.累人的工作搭配愉快的工作,两者相结合

这些守则是根据他自己的生活特点拟定的,不要求人人都去遵守,而是他在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工作状态后,研究出来的最适合他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但他的时间管理守则无疑是值得借鉴的,他从不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好像本身就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时间。

这种充分利用时间的方法,让人的一生可以不像多数人想象得那么短暂。每小时每分钟,柳比歇夫都在考虑实效问题,他把时间紧紧攥在自己手里,在他手中,时间能够把握住具体事物,点滴时间都不会被浪费。利用这些时间,他一生能做大量的事,工作、旅行、学习、娱乐……而慢吞吞的话,人们将会错过很多。

我们与柳比歇夫的差别在于,大多数人只承认那些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在不被打扰,没有节外生枝的事情时,我们才能下定决心好好利用时间,而短一点的时间都被忽略了。我们幻想能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心想等到我们有时间了,就可以开始真正喜欢的工作,结果是当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却已经没有能力工作了。

柳比歇夫尽量逃掉不必要的社交活动,但每个月会做相应的计划,花大量的时间回复别人的来信。他的信不是同别人闲聊,而是分析论文、评论书籍,或探讨各种问题。他常常把书信写成专题论文和学术论文,品质达到了直接出版的地步,这些书信还为他的著作提供了丰富的后备素材。

时间统计法塑造他的生活

在物质生活上,柳比歇夫虽然不是禁欲主义者,但他的要求非常简单,只要有书桌、书和安静的工作空间他就满足了。同行们拥有的豪车、豪宅等物质享受,他并不羡慕。这不是由于他很清高,而只是单纯地因为他并不需要。时间统计法让他如此忙碌,以至于可以忽略衣食住行方面的不便。他从这种简单的生活中体会到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可惜他身边的人不能同样满足于此,他没完没了的工作让他们觉得痛苦。

柳比歇夫一直在外省当教授,这对科学家来说是不利的,科学发展迅速,很多发现昨天看来还是标新立异,今天就变成了大众口中的普遍真理,知识和信息过时的速度很快。他也曾有很多升迁的机会,但都被错过了。柳比歇夫很快就释然了,他认为外省虽有劣势,但为他提供了更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令他保持思考的独立性。

虽然时间统计法提高了柳比歇夫的工作效率,却没有让他出版更多的著作。每次出版专著,柳比歇夫都要经历反复斟酌与考量,出版社和编辑希望他的内容不会引起争议,柳比歇夫当然也不愿惹是生非,但同时他又不想曲意迎合,最后,他选择保持独立性,坚持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使这可能会惹怒一些人。可是,这样的解决方案显然不是令出版社最满意的,于是他总是遭遇种种刁难,而他又不想浪费太多时间与出版社纠结,以至于多年默默无闻。

时间统计法让他能自我评判

时间统计法让柳比歇夫在精神上更加独立,他的成就不需要依赖他人的认可和称赞,时间记录就能给出最公正的评判。他知道自己每天平均4至5个小时的时间都在为哪项研究努力,得到了什么成果,离目标还有多远。当然,这不代表柳比歇夫没有功名心,当外国媒体转载他的旧作,在俄国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时,人们纷纷找他索要单行本,这些蜂拥而来的需求同样让他引以为荣。

他的文章为自己而写,也为他人而写,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他人的要求也是统一的。这些作品是他衡量自己的标准,也用于教导他人。人们如果能达到这样的言行合一,内心会感到和谐一致,在俄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对于有才华的人,人们更加宽容,但柳比歇夫从未利用这种宽容,他向自己提出要求,监督自己,始终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自我认识越来越精确。而普通人对于自己的认识是模糊的,一辈子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大,也不想去超越自己的可能性,只有在一些极端情况发生时,才能偶尔认识到自己的另一面。比如在列宁格勒被围的那个冬天,很多人超越了体力极限坚持了下来,本来这种超越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生,只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去努力追求。

时间统计法让他把时间当朋友

对比柳比歇夫的文档、手札,作者发觉自己的时间好像都消失于无形了,既没有用来工作,也没有花时间去享受娱乐,而柳比歇夫既享受了生活的乐趣,又在专业上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果,他的时间似乎是别人的两倍。这就是时间统计法起的作用,这种方法一方面能节省时间,另一方面提升了时间的质量。充足的时间让柳比歇夫成为了既有炙热激情,同时又能全面发展的人。

人们对时间的感受一直是变化的。小时候,日子过得很慢,成人以后却发现时光飞逝;在艰难的日子里,我们感觉度日如年,而有时候,一眨眼一天就过去了。决定时间速度的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人们对待时间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作者介绍了三种不同的人对时间的态度:

第一种人:支配时间的人

这种人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柳比歇夫。柳比歇夫对待时间的态度格外特别,他认为这是个道德问题,什么时候有权使用,什么时候无权滥用,他列出了自己的道德禁令。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柳比歇夫在赶超什么,争夺什么,只因他对时间的热爱与虔诚。

第二种人:被时间支配的人

这种人往往是生活中很能干的人,他们规划与安排时间,使人以为他们是时间的主人,然而,在对时间的追逐中,他们牺牲了自由,时钟的指针在不停催促他们向前奔跑,到头来才发现被支配的是人,发号施令的是时间。

第三种人:无视时间的人

比如作者这种。作者对待时间的态度则是随心所欲的,完全解放自我,任由时间在人生中汲取养分,就像植物表层吸收阳光。

柳比歇夫不但尊重现在的时间,同样尊重和热爱过去的时间,他挤出时间写各种回忆录,回忆老师、学校、双亲、朋友等等,其中包含了对过往时光的衷心感谢。

柳比歇夫的时间就像一块美丽剔透的水晶,漫长岁月里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没有禁区,没有模糊,只有坦白。不得不说,他的一生是很奇特的一生。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把自己一生的时间都献给了科学,最重要的是,这一生是幸福美好的,他忠于自己热爱的事业,虽然没有丰功伟绩,却比丰功伟绩更有意义。感谢本书的主人公,让我们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