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找自己

2017-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益虫
丹霞落日

很久都未曾认真的去书写,因为书写必定是一条与内心相互缠绕,搜索,挖掘的过程。

而恰好在生命的这个时期,意愿原本只想安静的任由时间对自身的冲刷,从而感受其内在的变化。

如同在阳光下用力击扫满地的尘埃,再停下来看它们在空中自由错落的翻飞,降落。

你无法确定每一粒灰尘停滞的位子,只是觉得过程无比美妙并欢喜它们的存在。

这注定是段等待的日子,伴随抽象的时间,等待内心的沉淀,所以找不到可以书写的契机,更找不到任何准确的文字与之形容。

此前过去的时光,有时似峭壁上倾泻而下的瀑布,急速飞溅无法捕捉;有时又似山石间潺潺的溪水,缓慢清晰如昨日。

记不清已拥有多少个真正独处的日子。

敦煌某个寺庙外

当一个人背着沉重的行囊独自踏上那段未知的旅途,凌晨三点下车在嘉峪关空无一人的站台中转至敦煌的火车。

第一次感受到日间烦乱嘈杂的站台可以是这般空旷寂静。

没有火车的汽笛声,没有鼎沸的人声和周遭任何的喧嚣,只剩下独自的呼吸声和呼啸而过的凉风。

身体很冷,空气中满是陌生的味道,几盏昏黄的路灯下拉长了一抹不够清晰的身影。

当你选择了一条探寻的道路,莫名的失落和恐慌是必然的佐料,你要承担你的决定。

大多任性的孩子,执念于某一件事必定因另一方面有了缺失,当你无法获得答案的时候就只有只身找寻了。

每个人都需要成长,成长需要倾诉,需要认同,需要担当,需要陪伴。

童年里的陪伴最为重要和应当,它无形的造就一个人根本的性格特点及成长走向。

雅丹落日

在灰亮的雅丹地貌看晚上九点的落日,赤脚盘腿坐在被烈日酷烤后还留有余温的路面。

晚风一遍遍刮乱发丝,我架起相机,像个孩子在小沙丘与地面间来回地蹦跳,旁若无人。

远处结伴的人群静静地看着,生怕打扰到我的孤单。

鸣沙山日出

当在早晨五点顶着黄沙攀登至沙山顶,第一次看到初生的朝阳竟然是纯正的粉红色,映衬着整片天都泛着红光。

摸索着翻出手机激动得想与人分享,却没有找出一个可以在五点分享日出的人。

于是把自己深深地深深地埋进沙子,只有深处,那些还保存着昨日温度的沙子们,才懂。

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熟知和懂得孤独的意义,那他将很难读透其他灵魂的美,并与他们融洽的共存。

这是在行走的途中获得的一些思考,但事态的真相已变的不为重要。

可贵的是身体与大脑连同心灵的感受,只有去经历了,折腾了,我们才能又回到自己的位置。

然后在整顿停留后的时光里再继续,继续探寻,找到自己,学会与自己好好的相处,并获得独处的能量。

行至月牙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