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实务讨论(改善):19. 现场数据管理
这一系列的文章,是小团队内的实务讨论稿,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交流与讨论。其中多是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体会,必然存在许多错误或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一、要求
仓库现场的数据,我们比较关心的有几类:
- 关于货物的数据,以SKU基础信息为主;
- 关于存储的数据,例如库位、批次数据等;
- 关于订单的数据,如出入库订单数据等;
- 关于操作的数据,主要是对库内操作情况的记录;
总的来说,我们很少有机会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梳理,讨论其产生、传递乃至于进行基本分析的过程。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以一套仓储管理系统为基础。
以当前的条件,仓储管理系统已经相当普及,好像没有一套自己的WMS都不好意思出来做仓储——这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仓储现场所涉及的数据管理要求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繁杂,一方面是库内品项越来越多,变动越来越快,一方面是批次管理、效期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协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我们对现场操作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精细,越来越规范。
因此,不仅是没有一套WMS不好意思出来做仓储,WMS升级不够快也很可能被时代潮流所抛下,本来做着一些比较传统简单的业务,做着做着就没业务可做了。
我们知道,起初是没有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库里面的东西多了,就有了最基本的仓储管理系统:进销存账册。对于仓库现场的数据管理,最开始提出的要求比较简单:
- 物料的进出要有记录——最大的敌人,是伪造记录;
- 记录要保存好以供追查——常见的作案手法,是一把火烧掉;
排除容易伪造和不便保存的问题,我们没法继续使用进销存账册这种管理办法,还有几个原因:
- 一个是手动记录,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
- 一个是数据记录容易有个人风格,标准化程度低,容易引起歧义;
- 一个是分条记录,不便后期的查找分析;
- 当然,还有一个是需要记录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执行难度也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对于仓库现场的数据管理,目前提出的要求有六个:采集(记录)方便、记录准确、易于保存、标准规范、便于查找分析,同时可以应对比较大的数据规模和数据复杂度。
要达到这些要求,在数据管理方面,主要依赖于一个高效简洁的WMS系统,而在数据采集方面,则需要提高各类现场操作的电子化程度,也就是让系统终端和扫描枪深入到现场的每一个动作中去。
二、操作电子化
数据采集主要是仓库现场的问题,事实上也是现场比较头疼的问题。
从现场操作流程来看,数据采集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基本信息的维护,一个是操作信息的记录。
所谓基础信息的维护,主要是SKU基础信息和库位基础信息的维护。这项工作相对容易,因为大部分的基础信息都在仓库运作前就一次性维护好了,后期增加或修改信息的工作量比较小,职责也容易区分清楚。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项工作没有做或者做错了,会影响后续的操作,因此容易被发现。
而操作信息记录的工作会麻烦一些。仓库现场的入库、出库、移库、盘点等操作,每个操作中细分的不同步骤,都记录清楚,基本上靠纸笔是不太可能做得到的,还是得靠扫描枪。就扫描枪操作来说,主要有几个常见的困难:
- 一个是来自外部的困难——并非所有物料都配备了条码。
如果都由仓库配备,就意味着增加了非常大的一个工作量,在人力成本和耗材成本上都会上升,而和上游供应商沟通也并不总是容易的。
事实上,条码的配备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货物管理的角度看,希望条码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例如生产批次,规格数量等,而从生产的角度看,可能希望条码包含的信息尽量统一,意思也就是信息尽量少。
对于规范的厂家,可能条码配备比较规范,EDI对接之后,我们只要扫货物外包装的条码,这个包装中所有货物的各种信息都可以获取了,而对于不太规范的厂家,可能缺乏做这类工作的经验,执行起来就比较不顺畅了。
- 一个是内部管理的困难。
- 有时候我们会默认使用比较新的技术可以带来效率方面的提高,就仓库操作的电子化来说,这个默认设定是不一定正确的。
毋庸置疑的是,使用电子终端后,操作的准确率会有比较大的提高,现场出现异常的概率比较低,因此可以节约异常排查和处理方面的时间。但就具体的操作动作来说,加上扫描的动作,效率是可能会降低的。
以拣货动作为例,其实最快的办法是在一定区域内按记忆拣货,其次是按纸质拣货单拣货,再次才是每次拣货都需要扫描库位号和货物条码。
电子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流程是每个动作都有数据记录,但除非是自动化程度高,对人力需求很低的仓库,或者针对单件价值很高的货物,一般的现场很少按最高程度去设计或执行操作流程,而可能只是在入库时进行一次扫描,出库时进行一次扫描——把准确率稳定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实现对操作成本的控制。
- 另一方面,系统操作的简洁程度也对现场效率有比较大的影响。
这个简洁程度,一方面受工具设备的制约,原来在仓库中使用的是各种手持终端,突出一个扎实厚重,长时间持握是比较累的,这两年已经逐步换用更加轻便的设备,例如手机或iPad配合各类无线扫描工具。
另一方面,则受系统操作设计的制约。比较常见的问题,有可能是UI界面不友好,冗余信息太多而关键信息不突出;也有可能是确认动作过多,一个可以一步完成的动作,需要好几步,切换好几个界面才能实现。
不过我们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些系统设计,明明可以批量操作的,却偏偏要求一个一个操作,可以导入数据的,却硬是得手动录入——一般来说,如果是自己开发的系统,都是容易解决的问题,而如果是请外部机构开发,调整起来就可能耗时长久而成本高昂了。
效率之外,操作电子化的好处是规范现场操作。毕竟,在流程上,现场人员执行的操作,还需要在系统中进行确认,如果操作不规范,可以有一个提醒或者驳回的设计。
比方说,对于库内货物的批次管理来说,在指定库位拣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要求,不同批次的货物存储在不同库位上可以避免拿混,但操作人员并不一定按要求操作,可能刚好看到需要的物料,就不管库位或批次,直接拣货了。
控制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
- 一种是不让拣货人员知道订单需要的所有物料,例如在手机或pad屏幕上,只显示当前需要拣的物料,下一个需要的物料只有在这个物料扫描完成后才能显示;
- 另一种办法是在拣货时要求扫描库位号,那么拣货人员也没有了在其它库位拣货的动机。
但越多规范,越多限制,对现场操作造成的麻烦也会越多,现场灵活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例如,某类订单可能有对效期有非常特殊的要求,可能是因为路途比较远,可能是因为消耗量比较少,那么,就要求现场跳过按效期顺序出库的规则,而使用后进先出的规则,在系统上怎么实现,就比较让人头疼了。
总的来说,对于仓库现场,数据采集工作有外部协调方面的困难,也有影响操作效率和更高的规范性制约了灵活性的担心,在实践中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但数据采集工作是对仓库现场的数据进行管理的基础,不论是现实的要求还是未来的趋势,都要求我们不断尝试,在具体的实践中灵活变通,解决具体的问题。
在变革面前预设一个心理障碍,或者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气馁退缩都是没有必要的。
三、现代WMS
数据管理方面,传统的进销存管理只是是现代WMS最基本的模块,新的业务需求,让WMS在库存管理、操作管理和供应链协调方面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方面,WMS的主要功能有三个: -
一个是库位管理——从此告别了依赖人工分区记忆库位的历史;
-
一个是批次管理——从此先进先出和效期管理的具体实现不再有技术上的困难;
-
一个是库存量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安全库存控制,保证不缺货,一个是呆滞物料管理,有效压缩库存占用。
一般来说,库位管理和批次管理是WMS比较基础的功能要求,而在库存量管理上的实践目前来说会相对少一些。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值得开发的部分。
在此之前,安全库存控制和呆滞物料管理是由现场人员操作的。传统的办法连数据分析都没有,主要是看感觉,凭经验,这两年已经普遍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了,只是做得并不是很好,毕竟,现场团队在数据整理和分析方面的相关技能往往并不熟练。
而这类比较基础的数据分析,关键是需要在前期设定一个分析模式,后期的执行,主要是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重复劳动,更适合造个轮子而不是每次都走路。
- 操作管理
操作管理是和现场关系比较密切的模块,主要的目的,是帮助现场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效率,管理单据凭证等。
在这方面的功能需求,一个是已经超出了传统WMS的配备要求,一个是不太容易适应现场管理的灵活性,因此,实践起来并不容易。虽然一般的WMS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一些现场操作方面的管理,但比较少有人进行系统的需求整理和开发。
我们的看法,是WMS需要更深入地介入到现场管理的工作中去,而且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将很快地往这个方向发展:
- 一方面是因为系统介入得越多,现场管理的工作就越轻松,现场管理人员就越可以从繁冗的基础事务中抽身出来,而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做更有价值的工作;
- 另一方面,系统的介入也就意味着标准的介入,越来越统一的标准就意味着越来越稳定的服务质量,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这都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WMS在操作管理方面的应用,目前实践比较多的,也就是规范操作、监控效率和管理单证方面。
- 规范现场操作方面,WMS控制的,一个是订单操作的规范性,一个是库内流程执行的规范性。
我们知道,规范性往往是和灵活性相对立的,越规范就意味着越不灵活。而仓库现场的问题,多数时候不在于不够灵活,而在太灵活了。
灵活当然好,操作起来方便很多,比方说,有一种物料可能到得比较急,货物还没入库,出库订单就已经在排队了,不做入库操作,直接分拨出库是最方便的办法。但这种事情做得多了,难免会有报应,早晚有一天,我们会在库存准确性等方面发现问题。因此,最老实的办法,还是在系统上按规范进行操作,如果有什么情况,也还有操作的记录作为追查的线索。
管理学上有句著名的话,“可能会发生但还没发生的事早晚会发生”,主要指的就是对侥幸的克服和对规范的服从。
至于质量控制和批次管理之类的操作,WMS对现场的规范意义就更大了,批次管理方面我们前面也有提过,这里不必再说。质量管理方面,例如把电子秤和系统进行对接,在我们进行散货包装的时候,就可以把重量差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人为操作的空间,同时也能解决数据录入的麻烦。其它数据测量方面的工具,只要能和系统对接,效果都是一样的。
- 对操作效率的统计分析是操作现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之一。
在纸质操作时代,这项工作耗时长久而枯燥无聊,电子化程度高了之后,事实上大多数库内操作的操作者、操作时间、操作结果都可以在系统中导出,现场管理人员就可以省下一些时间了。尤其是现场按计件制计算报酬的时候,系统的数据统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事实上,最为理想的状态,是系统提供仓库现场在一定期间内的基本运行结果,而现场人员提供基本解释和备注,然后由系统发送给相关人员。
对现场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当然是现场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但这个工作不容易做好,主要是因为技术上没有挑战,日复一日,很难保持兴趣,而职业习惯的养成,需要外部力量的辅助。
这个时候,系统就充当了一个辅助者的角色,一方面简化操作,许多统计工作都不用做了,只需要解释和备注结果,另一方面也监督执行,哪怕不发送出去,这件事情有没有做,在系统中查找起来也是很容易的。
- 单据凭证方面,这些年来的趋势就是电子化,纸质单证虽然还有,但也可以通过拍照等方式保存在系统,文档管理的工作,就更为轻松,也更为快捷了。这一方面也是得益于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有了智能手机,配合4G网络,很大程度上就跨越了时空上的障碍,所有的单证,都可以实时共享了。
比方说对配送过程的监控,签单是否有异常,本来是要等单证回到仓库才能知道,而如果需要实时上传以完成签收,对单证的审核,也就可以随时进行了,做配送的人,应该非常清楚这样可以省多少事情。
同时,在系统上对单证进行管理,比起原来的纸质单证来,要轻松很多。不论是本身的整理与查找,还是与上下游或者客户的对接,都有了一个简化工作的基础,哪怕是从节约纸张和快递费的角度,单据凭证的电子化也是值得尝试的。
- 供应链协调
把WMS拓展到供应链协调方面,主要是由一些钱多、强势的企业推动的。事实上,钱多有钱多的做法,钱少有钱少的做法,强势的企业,可以要求上游供应商都使用它们开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不那么强势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其它简便的方式保持与供应商的信息交互。
大体来说,WMS在这方面所承担的功能有四块:
- 其一是信息流通。
这个容易理解,主要指的是货物信息以及订单信息的管理。在双方系统对接良好的情况下,这项功能是比较好实现的,对接不那么好的情况下,可能就需要几道报表导出导入的动作。
就报表导入导出方面,我们其实是有话要说的,大多系统都可以导入单张报表,但现场的需求,往往是有很多报表,最好能导入文件夹,这个需求满足起来是不难的,只是容易被忽略了。
货物信息的顺畅流通,不只是避免了同类信息的多次重复录入,现实中的货物交接也会轻松很多。
- 其次是对品控信息的管理。
好的系统可以实现对每一件货物的全程追踪,事实上,许多行业也已经开始实践这条思路了。
比方说,一件货物在生产线上完成,相关品质信息和管理要求就进入系统了,如果到达仓库后存储在一个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库位上,例如冷藏货物保存在常温库位,就可能提出警告,而配送到目的地后,如何保存,如何使用,什么时候过期也可以得到自动的提醒。
- 其三是供需计划的管理。
供需管理一方面是对库存量的控制,我们在库存管理方面已经提到过,另一方面,是对下一步需求的预估、计划与准备。
对下一步需求的预估与计划,主要指的是适应市场情况的变化,或者推行新的企业发展战略,例如说淡旺季的转换或者市场扩张计划。
通过一个有效的系统管理新的供需信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原来人工规划可能产生的贻误和疏漏,同时也给供应商更充分的准备时间,当然,对于仓库现场,明确的供需信息也可以提前安排相应的存储周转空间和操作人员。
- 其四是对配送过程的管理。
与仓库现场相比,配送过程比较不稳定,可控性要差很多,仓库现场的操作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逐步稳定,而配送方面却容易有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仓库现场逐步稳定之后,现场管理人员可能需要把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配送事务上,系统的介入,可以在配送过程的信息管理、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方面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在配送管理模块上线之后,WMS也基本实现了对订单操作的全程监控。
四、总结
归根结底,数据是对现实的抽象,对数据的采集就是对现实的记录,对数据的管理就是对现实情况的梳理,对数据的分析就是对现实的总结。
更加抽象的办法让我们摆脱了对于现实的模糊印象,而对世界有了更准确的描述和理解。
我们对仓库现场的数据管理提出六个要求:采集(记录)方便、记录准确、易于保存、标准规范、便于查找分析,同时可以应对比较大的数据规模和数据复杂度,本质上也就是对仓库现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真正提出要求的不是我们,而是现实本身,而是时代发展的逼迫。
回头看去,我们容易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极速变化的时代,新的操作技术、新的信息系统以及新的管理方式都在迅速地从概念变成现实,从尝试变成普及。一方面,有些人可能把这些变化理解为对人的约束、对人的替代,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变化理解为对人的解放、对人的发展。
乔布斯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希望在奔腾的世界潮流中,我们也能多保持一分好奇,一分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