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觉得头痛的问题

2021-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暖暖冬末

近几天,很多人在讨论新鲜出炉的,26岁的特任教授,陈杲(gao)。

陈杲在14岁的时候,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岁攻读博士,25岁已经是博士导师。

陈杲把自己的高光履历,归因于父亲对他的自学引导。

陈杲的父亲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对孩子的教育别树一格。

我们常常苦恼,怎么让孩子完成课后作业的时候;也整天盯着试卷上的分数与成绩排名;我们害怕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陈杲的父亲是这样做的,他直接找任课老师帮陈杲减少家庭作业,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感兴趣的科目。

和孩子说成绩怎样没关系,专注地做他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了。

陈杲的父亲给他买大量的名人传记,希望他能从名人事迹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志向。

他完全尊重陈杲的意愿,对他的人生规划从不干涉。

说实在的,陈杲父亲的教育方式,这真不是我能做到的。

我也一直跟自己强调说,孩子的成绩真不能说明什么,不能把自己的虚荣心、得失心强加在孩子身上。

在教育孩子上,要知行合一,我觉得实在是很难。

在教育孩子上,很多时候,我们以自己过去被父母教育的经验来教导孩子。

我们都用我们以为是为孩子好的理由,不停地干涉着孩子的学习。

甚至有时候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着伤害孩子的事,这并不少见。

大部分父母其实心理都明白,怎么样才是真的对孩子好,却做不到放手和鼓励。我们在害怕,害怕孩子以后埋怨我们的不作为。

大部分人都认为“寒门难出贵子”,优秀的孩子基本上都有精英父母

优秀的孩子也并不是都出自精英家庭,也有是普通出身的孩子。

像泰国的Netnapa Saelee,就是来自于很普通的家庭,曾获得全额奖学金,现在正在瑞典做研究。

一个记录短片《豆芽》,就是以她做为原型拍摄的。在她说“我们能不能也试试种豆芽?”时,她的妈妈认真地回答“那就试试”。

在连着几次失败的时候,妈妈都跟她说“试试”其他的方法。这个“我们来试试”滋养着Netnapa Saelee的好奇心,让她的知识树茁壮成长。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有有迹可循的因果,那就是家庭和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都知道。虽说知易行难,却不是我们回避责任的理由。

在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过程中,我们都是摸索着前进。别人育儿成功的经验只能参考,对于自己的孩子还是得依人施教。

我们需要去思考的是: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自己想要的?还是孩子自己想要成为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