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忘忧社

记住这个神奇的法则,只需要付出1分,就能收获64分回报!

2022-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张云教坚持

大家好,我是云姐。

今天的文章分享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干货知识,我当时看到以后也感觉非常惊喜。

用这个方法,只需要花1分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得了64分的知识精华。

看完今天的文章,相信你一定会有思维格局的提升。

1

我先从二八法则说起。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法则,并且很熟悉。

二八法则有很多种用法,其中一种基础用法是:从一件事当中挑20%最重要的部分来做,可以获得80%的回报。

假设满分是100分。如果是平均用力,可能需要付出100%的努力,得到100分。但是如果能够挑出什么是最重要的20%,就可以用20%的努力得到80分。

用20%的努力得到80分,你觉得这个速度快吗?

也许你会觉得快,但是很多人却认为还不够,还想再快一点。

因为如果要提升一项技能,需要看几十本书,需要买很多课,还要去挑选重要的去践行。

要想学会一项技能,需要在茫茫信息的海洋中,找几十本书,若干个课程,还要进行挑选、运用、践行。

这一过程会漫长拖沓,如果看不到明显的反馈就容易放弃。而且不知道自己学习的方法对不对,看的这些书有没有用,学的课如何践行。

所以,就容易形成“成长太慢”的焦虑。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2

针对这种情况,《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作者古典老师,提出一种特别的二八原则,也就是原则的顶级用法:二八三次方原则。

二八三次方是什么?

他说,挑出核心部分的话,用20%的努力就可以得到80分。

如果从20%的核心部分里面再挑出来最核心的20%,也就是只需20%*20%=4%的努力,就能获得80%*80%,即64分的回报。

如果再来一次,只做这4%的核心内容中最精华的20%,也就是4%*20%=0.8,就可以得到64*80%=51.2分。

51.2/8%= 64

相比于付出100%努力收获100分,这种方法的性价比高,是64倍!

哈哈,是不是感觉这些数字算得头都晕了。

其实,就是不断发现并追求一个系统里更加精华的部分,效能会高出很多倍。

举一个例子,如果要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古典老师说他只需要一个晚上就够了。

他不会一上来就去列出长长的书单,挨个儿读。

他会先列出三到四个想知道的问题,打电话找一个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请教他这几个问题,再请他推荐一两本经典的入门书,以及一两本目前比较流行的概念书。

给两三个人打过电话以后,就会拿到一个行业的入门书和热门书清单。

这一动作,就是在进行第一轮二八原则筛选:跟最核心的人要到80%的信息。

然后进行第二轮二八原则筛选:

先去浏览一本书的豆瓣页面,把排名前三的好评和差评全看完,这样基本上大众关于这个领域的两派思想就了解了。再看第二本书和第三本书的豆瓣页面,会发现一些观点被重复提到,那这些观点一定是这个领域里面最核心的观点。

还有一些观点良莠不齐,各有优缺点。就把它们记下来,第二天把这些想法和对于观点的不同说法,去问那些专业人士。

然后这些专业人士朋友就会很惊叹,哇,你真是太聪明了!怎么会问这么深的问题?

其实,这个时候才实行了第二轮二八原则。

再进行第三轮二八原则:针对书与书之间的不同点,问一两个人,明白细微的区别。

这样虽然不能成为真正的专家,但是“显得很专业”,已经绰绰有余了。

最后,他只花了1分的时间和精力,就获得了64分的精华。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呢?

3

有人会说了,古典老师有那么多专业人士朋友,我没有,怎么办?

1、平时要打开自己,多链接专业人士,关注他人。

2、从网络上搜索,找到专业的人。现在有这么多自媒体平台,要找到专业人士,还是不太难的。

3、专业人士如何肯给你讲专业的知识?这就要各显神通了。一个方法是靠交情,另一个方法是资源交换,还有一个方法是付费咨询。

比如,我想注册商标,但完全不了解这个行业。

我就请我们团队小伙伴去某宝搜索、咨询。问了三到四家,好多重复的名词、知识,就出来了,那这肯定是这一领域的核心知识。

相关行业的客服,可以说是初级专业人士。所以我知道了,注册商标是“云姐讲坚持”五个字,可以单独注册,也可以和图形一起注册。

为了防止因为图形设计问题而未通过,所以先注册这五个文字。

这就是进行了一轮二八原则筛选。

注册的过程中,进一步咨询,得知要注册多个类别,其中35类和41类是一定要注册的。

第35类:包括广告、商业经营、商业管理等、电子商务、通过网站提供商业信息,关系到互联网公司的广告宣传、商业咨询事务等方面。要做广告,要宣传,就要用到35类。

第41类是教育娱乐,也是必需注册的。

但是每注册一类就多一份钱,还不能保证通过。

结果有一个商家又提出,还需要注册一个38类,因为其中有两个小项提到线上聊天室,直播就是线上聊天室。

凭空又多出一类,就是又要多出一份钱。

到底听谁的?

于是我去问一个专做知识产权的朋友,我跟他说了35类、41类,他就觉得我还挺懂的。其实我不过是现学现卖而已。

然后我问他细微区别:像我们这种,38类是否有必要注册。

他说,38类的作用很弱,线上聊天室是以前新浪的在线聊天室,现在基本都不用了。

就这样,经过三轮二八法则,我只花了很少的时间,对于商标这一行,与我们用到的部分,就了解得七七八八了,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一无所知。

下次再发现自己成长太慢,你可以试着用这种二八三次方原则,把核心中的核心知识了解下,并问出一些细微区别。就会心中有数,不至于无限拖延成长,在原地打转。

用这种极快的速度了解核心知识后,要继续精进,就可以选几本书来钻研,效率会极大提高。

所以,成长,也是有方法的。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陪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