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圈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

老舍背后的女人

2019-05-12  本文已影响92人  小布啦

老舍                   

文学巨匠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1899年立春的前一天,在北平的一个小胡同里友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取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名扬四海的老舍。舒庆春,庆春,字词间读来就让人感受到热烈的希望,可偏偏事与愿违,老舍这一生虽得到了令人钦佩的文学成就,可却也让人叹惋不已。

1900年8月的某一天,老舍的父亲舒永寿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父亲殉难这一年,母亲42岁,那年老舍仅一岁半,从此支撑起这个家庭的重任便压在了老舍母亲的身上。如果要谈起老舍的种种如品格情感之类,那么就一定不能遗漏了他的母亲给他带来的影响。

老舍的母亲是个能吃苦的坚强女人,老舍父亲殉难后,她便只能靠着终年洗衣得来的微薄薪水来支撑这个家,老舍曾回忆:“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她不仅靠给店铺伙计和屠夫们浆洗缝补衣裳养活着一家人,而且一遍遍地给日渐长大的儿女们讲述他们的父亲阵亡的故事。小小年纪的老舍,便懂得了什么是爱国和应对怎样地仇恨侵略者,他把“爱咱们的国”,当成了人生的头等大事。于是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对民族战争强烈的责任感从小就深深融入他的血液中。


尽管生活贫穷而困苦,可是老舍的母亲却有着她自己的骨气,“人穷志不穷”在他的母亲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家里来了客人无法拿出钱来招呼,却一定会尽量弄一点东西来款待,亲人体谅她的艰难,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她从不和人吵架,不肯占人便宜,宁愿自己吃亏……老舍便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下长大,不由得联想到了老舍的自杀,他宁用生命去维护自己的尊严。在国家民族进人一种混乱状态,在自己也遭受一种从精神到肉体都无法避免的污辱时,用生命维护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最后的人格尊严——他的这种自尊,大概在他的母亲那里就能找到源头了吧。

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些个艰难的日子里,老舍的母亲付出了多大的艰辛把老舍拉养成人也无从得知老舍对他的母亲有如何的敬佩,以及未能在年迈的母亲膝下尽孝的愧疚。只是在至于老舍为什么选择太平湖作为自己的人生终点的问题上,他的儿子舒乙认为,太平湖位于北京旧城墙外的西北角,和西直门大街西北角的观音庵胡同很近,而观音庵胡同曾是老舍母亲晚年的住地。“父亲是去找自己可爱的老母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