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绿1.3
11月18日,新兵连正式开训。看过西点军校录像片的人都知道,里面有句经典台词,教官对新学员说
“从现在起,一年内你们不是人,是我的训练机器”。的确不是夸张,还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只有两个月的烦人生活。
训练场设在大山脚下,西边高高耸立的大山,确实让我畏惧了一阵子,朦胧中感觉那座大山就是我们每天早上强化训练的去处,这种想象是从电影和小说中的得来的。
开始的一周,训练军姿、三大步伐和体能。站军姿一般人可能认为很容易,可就是这个简单动作,害苦了不少人。河南籍新兵安东,才14岁,白白净净的脸蛋上,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机灵,说话的声音竟然带着奶气,班长一训他就哭,越哭就越挨训。连长说了,军营里没有眼泪,只有血和汗。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十七、八岁的孩子,单纯稚嫩、年少气盛,每天强化训练12小时,竟然还有人为争先进偷偷加班。也许是为了一句表扬,抑或是为了老兵一句不经意的玩笑,都会思来想去,辗转环绕被窝。
严酷的训练,再加上隐形的被淘汰压力,新兵的身体和心里正在走上成熟。有的站军姿失去知觉,晕倒在地;有的偷懒被体罚。也有不乏小聪明者,灵活的城市兵小高,天天给班长买小吃,努力讨好老兵;朴实的农村兵小闫,天天加班给班长洗衣服,甚至内衣。个中滋味,也许他们最能体会其中的好处。我的训练成绩平平,但我自信满满,处处留心观察学习,事事换位沉思,预感到艰难的训练还在后面,不能把热情全部耗尽,留一个后发制人。
训练强度越来越大,有时竟然连床板都上不去,但我从不叫苦,因为叫苦也没用。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现在苦是为了以后甜。跟心里的孤独、无助、思念、茫然比起来,身体的苦可以忽略。30年前的交通、通讯,现在人无法体会,思念家乡的滋味,总在文书分发书信时变浓,那才是真正体会到了家书值万金,我每天都去收发室查看信件,整整连续跑了五天,都是空空而归。看到别人有信,自己没有,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孤儿或者一个弃儿一样,心里五味杂陈。我收到的第一封信,是我的一个同学写来的,无非是说走时太匆忙,没有见一面等等。就是这样一封平淡的书信,让我兴奋了好几天,小巧的两片信笺,我读了又读,感觉每个字都像圣旨一样。
想家的感觉越来越浓,某天下午训练时,思绪飘飞在父母吃饭的饭桌,班长下稍息口令时,不留神迈出了右脚,被班长用皮鞋狠狠地踩了一脚(当时新兵穿的是胶鞋),等到清醒过来时,脚部的疼痛加上思念娘亲的酸楚,使压抑不住的泪水满脸地覆盖下来...
要求越来越严,加上带兵的粗暴态度,我有点心灰意冷。正如高压的气球一样,压力越大,它膨胀的越圆。但是,等达到一定的压力,气球就会爆破。
五班一名河南籍战士常洪刚,突然失踪十小时。这下可把中队干部急坏了,全中队出动,四处搜查,终于在火车站找到了,他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哥们不想当兵了,这不是人呆的地方,还是回家吧。”当我们强行带他回部队时,连首长认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团里专门派出调查组调查此事。至此,我们的训练也放宽了一步。
新兵连的业余生活机械单调,每天24小时都会做好整体安排,自由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不是政治学习,就是加班训练。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荷尔蒙分泌过剩的时期,谁不渴望生活中的五彩缤纷。爱美的天性是压抑不住的,军营里照相热也由此而产生,第一张军装相片都要精心打扮一番,雄伟高大。
S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