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简介
临近感恩节,在打开Amazon准备买个背光的Kindle时,想起来积灰多年的nook2还能用。于是不打算铺张浪费,拿出nook2刷下机器,看到里面存放的一本季羡林先生生前最后一本文字,题曰“读书与做人”,拿起读了起来。
全书大致可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季老先生对自己求学治学生涯的一个简要回顾。后半部分是一些对人生思考的随笔,十分精简,大部分在五百字以下。
这些简要谈道理的文字,我若是在高中阶段阅读,大体是扔到一边,不屑一顾的说一句:“这些道理我早就明白。” 然而,人果然是发展的,当晚我阅读时,就有种感觉:现在的我正处在对这本文字最有感触的时间段。过去的半年中,我无数次感觉到自己应当静下来细致的钻研一些东西,减去自身的浮躁,否则将会一事无成。尤其是季老先生在后半段的辩证,大多数思想与我这几年形成的人生观也非常一致,不由不感叹:教育与思想,有的时候真急不得,大体还是要行了万里路,才能体会读的万卷书,听的一万个道理。
下面总结几段自己感觉有所收益,有点新收获的地方。
大学
季先生在德国读博士时,一如既往的刻苦用功,翻阅了各种书籍,写下了万把文字,想着怎样才能在导师面前“露一手”。于是就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了导言,“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妙主意”。结果全部被导师否定,“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 这种华而不实的毛病,似乎是存在于每一位同学之间的通病,肚里没有斗大的墨水,却要连带家底一起抖出来,让全世界都知道。比较明显的就是类似论坛,知乎这样的地方,很多人就等着你出丑,非即时的交流方式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攻击你的论点。每个人都应该冷静一下,去思考问题本身,而不是轻松的就牵扯到评论中的人物。
第二件事就是,论文完成之后,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季羡林先生不得不硬着头皮,把三年之中借过所有的书再从头核对一遍。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德国人的“笨”与“死板”。反观国内学术界,真的是太缺少这种“笨”的精神了,这种大环境下,又有谁能真心的做研究?不知道德国人这种严谨,是制度使然,还是民族性格使然。我总觉得,国人若缺少这点,就应该按照我们的特点去加强这点,这是能够改变这个社会和国家很多方面(尤其是风气)的好事。
用事实说话
季先生在谈到对他影响最大的几本书时,提到了 吕德斯 和 陈寅恪 ,这两位的共同特点就是造诣级深,喜欢钻研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而不是随着主流人云亦云;治学十分十分严谨,为了支持论点,会从细微的角度入手,不停考证考证,直到拿出让你不得不信服的结论。季老形容读陈寅恪先生的论证犹如剥春笋,一层一层的剥开,润物细无声般,直到最后露出核心部分,让人恍然大悟,又不得不服。
我想这两点都是现在社会里难以保持的品质。尤其是严格的考证,更像是我们中国学者急需要补全的品质。可能受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老庄思想)影响,分析问题时,我们往往只讲究一个感觉,做饭加调料都是少许、多量,而不是精确到重量。这种思想有它美丽的令人着迷的地方,我曾经就疯狂的信仰老庄。然而,这种不定量,或者说感觉,应该是在大量的定量之后才能达到的境界。而我们往往忽视了中间这个过程。即使跃升到了那种境界,也要保持这种严谨考证的精神。现在的科学结论,新闻分析越来越多,有的时候出现矛盾。尤其类似知乎这种地方,如果在发表见解的时候能把理由表述的很清楚很细节,就容易让人信服。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较真精神。
做人与处世
季老概括人活一世,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如果处理的好,生后就能愉快;反之,就有苦恼。这与我的想法大体一致,然而我很难概括出这么清楚的几条,读到的时候只是感叹:都说到心坎里去了啊!
尤其这一年半的生活经历,让我对人与大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处理又多了很多思考,以后会慢慢写下来。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论是高更的经典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到哪里去’,还是以数字42为答案,都看起来比较空洞,没有解读。当然我也认为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无法统一解读。季老给了我们他作为一个学者的理解。他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没有人能逃避历史和未来,我们都是活在这个体系当中,做一些对整体有用的事,不背弃历史,造福未来。这大体是季老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