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林谈易卜生的《人民公敌》
2023-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195c048d628d
汪海林 文
为什么有人固执地认为西方人会是理性的?易卜生在《人民公敌》中写了一个典型的西方现实,镇上开了个浴场,会给全镇带来丰厚收入,但有个工厂在排污到温泉里,医生发现这件事,就写信给市长,要求关闭浴场,但,市长拒绝了,全镇的人都反对关闭浴场因为这影响大家的收入,包括原本支持医生的报纸,在拿到赞助以后改为反对医生。最后,全镇举行民主投票,医生被判定是“人民公敌”,被世人奚落、讽刺。这部剧有名的台词是:自由主义者是自由最大的敌人。易卜生不是瞎编的,他熟悉欧洲,一百年来,欧洲、美加,这些社会没有变过。这两天,有个过气公知说中国是卡夫卡笔下的世界,作为生活在奥匈帝国的犹太人卡夫卡,他写的就是欧洲,尤其是德语区的欧洲,《城堡》这小说写的是k先生一心想进入城堡,觉得城堡充满神秘主义,但城堡里官僚主义盛行,对外宣扬的自由和法律压根儿就不存在,k觉得进入城堡就能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但小说最终也没有进去,人家根本不让进。这不就是乌克兰想进北约的写照吗?这就是欧洲反复在上演的故事。从19世纪开始,欧洲现代主义作家已经开始深刻地观察到欧洲的病态,这种麻木和无力感只能是越来越严重。荒诞派作家已经明确指出,欧洲和世界没有理性,世界是荒诞的,首先是欧洲是荒诞的。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西方人在类似《人民公敌》的故事中能有理性存在,公义就更不可能。 日本核污水排海就是《人民公敌》的当代版本,在这个故事里,谁是正义的医生却被打击和辱骂,谁是虚伪的市长,谁是拿钱的媒体,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