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混得好不好,这些能力很重要!
大部分工作,需要的都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一个老板在HR开始招聘之前,总喜欢强调,“哎,给我招几个有能力的孩子!”
而一家公司辞退员工最常见的说法也是,“这人能力不行,还是请他走吧。”
当你成为一个人人口中“有能力”的职场达人,那么这个时候无论你颜值高低、脾气好坏,都不会影响你工资卡存款单上越来越大的数字。
我们常听职场前辈说这样一句话:“人啊,脾气别比本事大!”
这里的本事,就是能力。
而这句话也恰恰说明,如果你真的有足够强的能力,那么尽可以不必努力克制你的臭脾气。
如果说有了能力,就相当于有了一把高薪工作的金钥匙,一张任性世界的通行券,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
这里所谓的能力到底是什么?
这些决定着我们职场江湖地位的能力到底有哪些呢?
前几天我接手了一个整合度很高、流程复杂的项目,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触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大咖。
其中有几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多维立体地近距离体会到“超能力工作者”的魅力。
从他们的身上我深深地领悟到,
一个人混得好好好不好,以下这些能力至关重要。
一、筛选高价值事务的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工作:一种是过程导向型工作,另一种是结果导向型工作。
我们大多数人在做的都是结果导向型工作,比如推销啊、投资什么的.
这种结果导向型工作如果想要得到更多产出,不仅要花时间,更重要的是筛选高价值的事。
上个周末我去拜访创投圈的一位很很有资历的姐姐,早上我们约在她的办公室。
在我们谈话期间,她总共有两次抱歉地打断我,然后回复重要的邮件和一通电话。
当我们谈完工作和业务,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这位姐姐打开桌上的笔记本,对我歉意地笑:
“抱歉,每天事情排得很满,我不得不把它们记录下来。”
我感兴趣地凑上前,看到她的笔记本上用红、黑、蓝三个颜色的马克笔分别做了标记,而今天谈话过程中处理的邮件和电话,都醒目地记录在红色区域中。
姐姐看出我对她的笔记本很感兴趣,于是主动向我介绍:
“我习惯每天下班之前,把第二天要处理的事情按照价值高低的次序,用红、蓝、黑三种颜色排进我的日程表中。”
首先,红色代表高价值事务,例如今天的重要邮件和电话回复。
这里的价值是通过投入产出比来计算的,也就是说,花费同样的精力处理不同的事情,哪件事情获得的近期或长期回报大,我们就先来处理谁。
所以,即使是在与别人约谈,姐姐也按时将能够带来重要收益的预算邮件发送给客户,并抽出一小段休息的时间给重要的合作人回复电话,约定见面时间。
其次,蓝色代表中价值事务。
一般指那些经常重复性,但又比较重要、能带来回报与收益的工作,比如每日股市分析、周一的工作周报阅读、策划案的撰写等等。
这些中价值事物被这位姐姐请到日程本的第二列,一般在绝大多数“红色事务”(高价值事物)做完之后开始启动处理,有时还会与“红色事务”穿插处理。
而那些文件排版、浏览邮箱等低价值的事务,则静静地躺在黑色的第三列,在主人心有余力的时候才会被亲自召见。绝大多数情况,都被分给了手下不同的下级去深入处理。
所以,黑色又代表可完全授权的事务。
看到姐姐的日程本,我忽然恍然大悟为什么之前自己像一颗陀螺,马不停蹄地从早忙到晚,忙得晕头转向也做不完手头繁重的工作。
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子,可以在40平米的办公室里办公,达到今天这样的成绩。
同样的道理,四六级爆值、托福雅思轻松通过的那些人往往都不是背单词最多的,应该是高频单词记得最准的吧。
二、正确的创新能力
创新这个词,可以说是21世纪最没有创新力的陈词滥调了。
可是就是这个已经被重视、培养、号召了几十年的创新能力,却依然是大多数企业和人的短板。
然而我认为,创新的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刻意且生硬的创新。
在我现在从事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我看到过很多刻意创新的例子。
这些服务项目有的为了创新而创新,设置了很多繁杂且不必要的环节;有的则照猫画虎,把其他创新经验照搬照抄过来,壳子是创新的,但内里却是死的。
要我说,创新不是靠冥思苦想就能达成的。
创新是眼界和知识基础上的想象力。对项目实施、生产工艺以及沟通方式等产出环节的优化,本质上都是理论与实践水平的量变到质变。
其实很多时候想一想,我们的很多项目搞砸,都是因为盲目追求创新,把为了创新而创新当成了出发点,而不是锦上添花。这就导致一个项目从根上起就搭起了花架子,就开始不牢靠。
我接触到的很多资深成功者,在创新这个问题上保持着默契的统一:
拿到手一个工作,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扎扎实实地完成,将影响结果的所有的因素全部考虑清楚,一一解决,形成全面完备的行动策划。
然后在时间、经济成本允许的范围之内,运用经验和团队的指挥,想办法针对其中的某些环节进行效率优化,创新、创造更快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最终的结果,往往才是一个优秀的创新工作成果。
三、寻找非常规解决办法的能力
在职场中,在企业里,要想取胜依靠的是快速精准的决策,几乎没有犯错误的余地。
可是人非圣贤,哪能事事尽如人意?
而且据我的经验,每天需要处理的工作,往往只有50%的事情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可以快速轻松解决,剩下的,都得当作硬骨头加班熬夜来啃。
New Door Ventures首席执行官说过这样一句话:“智慧可以获得,知识也可以获得,但批判性思维只能培养。”
我认为,这里的批判性思维就是解决这剩下的50%的问题的关键。
最近,我正忙于一个大型会议的策划,为了恶补有关知识,我购买了会议会展的书籍,并且开始着手整理京津冀地区各地市所有三星级以上酒店的信息。
第一晚熬夜搜集资料的那一次,我突然停下手里的工作,问自己:
“今天我面对这些问题,而我对这些问题实际上进行了多少真正的思考?”
那一刻我意识到,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往往不是处理解决琐事的能力。搜集各地区酒店资料固然重要,但在搜集之前,我是否仔细思考过,有没有什么非常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拍大腿,我退出了团购、订房网站,打了几个电话,托人联系到常做京津冀地区业务的朋友,和一个在旅行社负责北京线路的导游朋友。不到一个小时,便通过他们拿到了完整详细的酒店信息统计表。
这么一个难啃的硬骨头,通过不按套路出牌的解决思路,一下子就直中要害,完美达成目标。
这就是非常规解决办法的能力。
筛选高价值事务的能力、正确创新的能力、寻找非常规解决办法的能力......
这些超级难能可贵的能力,都是在一点一滴的摸爬滚打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如果你将它用在职场、学校,更高效地处理工作,更完美地解决问题,
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好机会,逐步赢得领导更多的信赖和尊重。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