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2023-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蕙心读书

在育儿时,妈妈们很难做到抽离感,而是执着的陷入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中,围着孩子的事情团团转。

这时候边界感很重要,它是理智,是置身事外的和善鼓励,是能看清长期效果的眼前规划。

《正面管教》这本书籍中提出,要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孩子才能从事情中体验到自己能处理问题的良好感觉。

而如果要增进“后果法”的正确使用,妈妈们需要界定和孩子的边界,要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下。

一位妈妈总是唠叨女儿不把她的脏衣服扔进洗衣篮里,女儿对妈妈的唠叨没有反应。但女儿总是抱怨她要穿的衣服总是还没洗。

妈妈开始又一次让步,并且赶紧为女儿专门洗一次衣服,以免孩子难受。

后来妈妈了解到,她这样做与其说是在帮助孩子,不如说是伤害孩子。于是她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来让女儿体验自然后果。

这位妈妈和善且坚定地告诉女儿:“我相信你有能力对自己的脏衣服负责。从现在开始,我只洗放在洗衣篮里的脏衣服。”

对女儿的考验自此开始。过了几天女儿想穿一条自己忘记放进洗衣篮里的裤子,就开始埋怨。

这位妈妈表示同情说:“我敢肯定,那条裤子不干净让你很失望。”

女儿恳求她专门再洗一次时,妈妈坚定地说:“我不愿意那么做,我相信你能想出其他办法。”

随即,妈妈转身就去洗澡了,避免在冲突中和女儿做进一步的讨论。女儿那天,很生气的不得不穿另外一条裤子。

但是,这件事之后很久女儿都没有忘记把她的脏衣服放进洗衣篮里。

不可否认,改变孩子的一个定向思维不容易,这期间有她对妈妈的不理解和愤怒。

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妈妈面对女儿的不理解能够预测冲突,提前按下暂停键,不在女儿觉得窝火时正面和女儿讨论。

但是一件事情的发生,伴随着父母和善且坚定的态度,让孩子对眼前的困难不再逃避且承担自然后果,这是再好不过了。

这位妈妈就是通过决定她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试图让女儿做什么,直接让孩子体验不在洗衣日之前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篮里的自然后果。

从而帮助女儿在一件小事上形成一个好习惯,迁移到其他地方,也会让女儿从中担起对自己事情的负责。

父母的一味包揽,损害的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助长的是孩子的依赖心理。如果不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孩子就无法有力地担起自己的责任。

就无法促成孩子的“吃一堑,长一智”,就不能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当然,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适合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的方法。比如当孩子处于危险中的时候,这时保护大于体验。

所以,对孩子放手很重要,监护也很重要。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有责任感,做事有条理,目标清晰,行动力强,我们可以从选择一件小事开始,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自然后果。

如此一个小的尝试切口,如若我们放心,放松,放下,孩子命运的齿轮便开始转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