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世界红楼随想录作业本

红楼随想录|| 谈谈红学

2021-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疏食遨游客

一、“红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

何谓红学?简单一点说对《红楼梦》和相关内容的研究,都属于红学的范围。

对“红学”这样一门学问,历来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推崇的把红学推上高天,贬低的把红学贬入地底。

客观地说,很多学问,特别是文史类的,如果从实用的(物质)角度来看,确实是没事找事,一无用处,红学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存在;但如果从非实用的(精神)层面来看,红学也确实有它存在的意义。

黑格尔说,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如此看来,“红学”也必然是一个合理的存在。

著名的红学家俞平伯先生研究了一辈子的《红楼梦》,综其一生来说,“红学”给他带来的“坏处”远远大于“好处”。但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依然对“红学”痴心难忘。虽然是难忘于“红学”,但他在八十高龄的时候,回顾自己一生的红学研究,说到“红学”这一门学问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红学之称,本是玩笑

俞平伯把《红楼梦》比喻为一尾断纹古琴,“红学”就是这断纹古琴上的黑漆。他说,用黑漆来漆这古琴,实在是大煞风景。红学的黑漆有两种,一种是索隐派,一种是考证派。自己研究《红楼梦》就属于考证派。

俞平伯说考证派所持的观点是“自传说”,即《红楼梦》这本小说是曹雪芹的“自传”,为此,要考证书中诸情节与实际的曹家之前的联系。俞平伯在晚年的一篇《漫谈红学》的文章中这样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红学研究:

《红楼梦》好像断纹琴,却有两种黑漆:一索隐,二考证。自传说是也,我深中其毒,又屡发为文章,推波助澜,迷误后人。这是我生平的悲愧之一。

在八十岁左右,回顾自己一生的研究,用“悲愧”两个字来概括,真是令人唏嘘,从这两个字中也可以看出他对“红学”的态度。

俞平伯先生“悲愧”的原因,是他晚年认为: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即红学研究的越是深入,对于《红楼梦》小说本身来说,越是不利的。也即是说,“红学”的文章读得越多,你越读不懂《红楼梦》。所谓“红学愈昌,红楼愈隐”。

曹雪芹是“隐晦曲折”的笔法来写《红楼梦》,把真的事情都隐藏起来。而“红学家”们却要在曹雪芹去世几百年后来还原这被隐藏起来的“事实”,诸位想一想,“红学”的这一目的能不能实现?本身已没有答案的一个问题,你非要找出一个答案,并且还要找出一个“标准”答案来,这岂不可笑?这恐怕也就是今天“红学”如此混乱的一个根源吧!

有人戏言红学: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些,你一说我却越发糊涂了。虽有玩笑话,但有深意存焉。

二、为什么会出现“红学”?

“红学”从产生之日起,到现在已一百多年了。中国那么多的小说,为什么只有《红楼梦》这本书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学问”?四大名著中的另外三本为什么没有形成各自的“学问”?对于这个问题,俞平伯是这样回答的:

若问:“红学何来?”答曰:“从《红楼梦》里来。”无《红楼梦》,即无红学矣。或疑是小儿语。对曰:“然”。

据俞先生的说法,红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特点。什么特点呢?说得简单点,就是这问小说的写作特点。借用《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种真真假假,似有还无的写作风格是形成红学的最深层的原因。曹雪芹只所以用这种隐晦的“笔法”,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很多话不能直说,只能以“曲笔”的形式出现,书中的这些“曲笔”就成了后来“红学”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了。

《红楼梦》最早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的,并且很可能在曹雪芹还没有完全写完,就有一部分内容流传出来了。这部书并没有给曹雪芹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相反,他为了写这本书,弄得贫困不堪,“举家食粥酒常佘”,在这样的情境下,创作时断时续,最终有没有写完都成了一个疑问。

《红楼梦》的这种“残缺性”,在客观上倒增加了它的神秘感,随着流传得渐渐广泛,各种不确定性也在增多。这种种的不确定性又使谈论的人更加有兴趣,遂在当时的市井之中形成了当时一种“开口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风气。及至程伟元高鹗的120回本印刷版《红楼梦》的出现,更是大大扩展了这部小说的流通范围。120回印刷版和80回的手抄版并行流传,这其中的“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就越来越说不清楚了。

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甲戌本”《红楼梦》的出现,“红学”开始了它“井喷”式的发展,到了今天,“红学”的文章和专论已是汗牛充栋了。

三、正确读《红楼梦》的方法

如何去读一本书?其实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特别是小说。如果说有,那就是把小说就当作小说来读就行了。所以,读《红楼梦》的正确方法,就是把它当作一本小说来读,你读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这里没有对和错,更不要去想那些红学家的观点,那些都不重要,你自己的感想自己的观点最重要。鲁迅曾这样说过:

(《红楼梦》的“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先生这段话后面的省略号,就是我们广大的《红楼梦》的读者,各位读《红楼梦》的,你们从中读出了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