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二
2020-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宁久微
上次和绿子餐厅一别后,绿子借走了渡边的笔记本,还说周末要约他在相同地点还笔记本(可见,这种俗套且有效的拉进关系套路,作者是了然于胸的。那可是在80年代的日本,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套路水平都没达到这个水平)。
渡边准时来到餐厅等候绿子,等来的却是爽约。没有通知也没有解释,绿子就这么热情地到来又悄然失踪了一个星期,渡边明显被调起了胃口,专门去学籍管理处查了她的住址和电话并打电话询问,上课的时候也尤为关注是否有短发女孩儿……书中轻描淡写地说“我在教室里扫视一眼,确认她不在后就坐在第一排,给直子写信……”看看,这就是:有备胎很好,但备胎不重要的心态。
当然剧情一定不会让绿子消失,短发的绿子适时出现,对自己的爽约表示非常抱歉,但绝口不提原因,倒是一定要请渡边到家里吃顿饭好好致歉……
是的,渡边同意了,换我也同意。
此时作为读者的我隐约感到完美掌握这段关系的最终BOSS是绿子,而不是渡边。这欲擒故纵,欲拒还迎的套路完美把渡边从公共场合约到了私密场所,理由充分,手段隐秘。
绿子一再强调且重复渡边说的话,把他很普通的表达视作珍品般的欣赏,还说喜欢渡边的表达方式,这个不但让自认为嘴笨木讷的渡边觉得纳闷儿,更让我这个读者发自肺腑地质问“他那儿好呀?!”
但这正是与人交往的一个关键点——学会欣赏对方。渡边很可能和我一样不认可绿子对其说话方式的欣赏,因为我们一向这么说话也没感觉被人喜欢,但正是她对自己微不足道的细节的欣赏,让渡边愿意迎合这份关注,即便心存疑虑也不愿去破坏这和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