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职场中如何与人沟通交往?

2024-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除了做好工作本身,经常与别人(特别是上司)进行工作预期上沟通也同样重要。

01

平时工作中,我喜欢研究各种套路和工具。

从系统思考、决策框架、问题解决等等,我都能列出一大堆。

有一年,公司给我布置了个任务,让我把其中的一些工具做推广及应用。

于是,我开始卖力“推销”这些东西,但我发现,无论我跟别人怎么“卖弄”这些所谓的套路和工具,真正感兴趣的人并不多...

正好有一次,一位老同事和我聊天,他很"委婉"地对我说:

你搞的那些东西,好是好。但你可能没想过,你一上来就要颠覆我原来的方法,我一时之间肯定接受不了...

这句话打醒了我!

确实,我原先一直以为我不能说服别人,是因为我自己的境界和水平还不够高,理论和方法还没研究透,套路和工具还不够落地,我需要继续改进,直到可以做到为止。

02

但有时候,要顺利与人沟通交往,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或许,我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一个心理医生是如何进行沟通交往的。

首先,他一定会让我坐下来,或者躺下来、尽可能地放轻松,

接下来,他一定会鼓励我:好了,现在请你把我当成你的一位好朋友,把你心中最大的焦虑、恐惧与悔恨都倾诉出来,我会认真听的,

如果中途你有任何不舒服,你可以停下来,我会继续引导你...

是的,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倾听用户的心声,只是偶尔在关键地方,提出关键问题。

如果用户愿意把他当成一个可信任的朋友,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也愿意接受他的引导,那么治疗可能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那么,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根本不知道同事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我只知道我要“卖弄”什么,“推销”什么!

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解决对方的问题,自己的东西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能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能与对方共鸣共情,依据对方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争取对方的支持,这才是沟通交往的基本技巧。

03

在职场中,我还有个这样的经验: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结果是否满意,其实是一种主观评价。有一个公式可以衡量这种评价:满意度=实际得到的-预期得到的。

在工作中,很多的绩效不满也遵循这个规律。

比如,有些同事经常会在一起吐槽,老板太挑剔,总是挑三拣四:

“我都已经做得这么好了,他竟然还不满意”。

套用这个公式,老板绝大部分的不满意,不是简单来自对你的工作不满意,而是和他的预期不一样。

所以,除了做好工作本身,经常与别人(特别是上司)进行工作预期上沟通也同样重要:对齐预期,理清资源,界定责任、明确目标。

而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

过度的承诺,模糊的目标,未告知的风险,只会让别人产生了错误预期,错误预期带来了不满意,不满意带来了绩效上的损失。

04

最后,总结一下:

职场上与人沟通交往,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发挥同理心,深刻理解对方的诉求,获取到真正的问题。

如果能站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那么对方的抗拒感就会减少,双方的沟通也会顺畅许多。

其次,职场生存,除了做好工作本身,还要经常与人进行工作预期上的沟通。

因为所谓的“工作满意”,很有可能只是依据能达成的共识目标,交出有针对性的答案而已。

当然,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我需要在了解自己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换位思考,能从对方的角度发掘对方的需求和问题。

我更要终身学习、保持成长,至少要让自己的能力达到让人信任的地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