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珠说红楼(三):山中高士晶莹雪——说说薛宝钗(上)
露珠说红楼(三):山中高士晶莹雪——说说薛宝钗(上)
文/第一滴露珠
历来喜欢读《红楼梦》的读者,经常自发形成两个阵营:一个“拥林派”,一个“拥薛派”,“拥林派”认为薛宝钗阴险世故,冷心无情,野心勃勃;“拥薛派”则认为林黛玉哭哭啼啼,言语刻薄,心眼小,好使小性子。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未免过于片面极端,流于偏激,非为公正客观的评判态度。
薛宝钗在金陵十二钗中的地位,可是和林黛玉同列于正册的第一位的。曹雪芹是把薛宝钗和林黛玉放在一起咏叹的,“世外仙姝寂寞林”指的是黛玉,“山中高士晶莹雪”指的是宝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薛宝钗。
不喜欢薛宝钗的读者,最讨厌薛宝钗的地方,莫过于觉得她“阴险”、“无情”、“世故”。
觉得她“阴险”的“罪证”,我想主要是来自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的一个情节。
当时,薛宝钗准备去潇湘馆找林黛玉,结果到了门口,发现宝玉进去了,她怕黛玉猜忌她,于是就转身往回走,在路上,发现一对玉色大蝴蝶很好玩,于是就拿出扇子来去扑蝴蝶玩,追蝴蝶追到滴翠亭边,无意中便听到了丫鬟红玉和坠儿的一番对话,有关红玉和贾芸的私相授受,为人正统的宝钗自然看不上这样的行为,正要走开之际,忽然听见她们俩为避免有人偷听,要推开窗子,宝钗急于脱身,便使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反过来问俩人见没见林姑娘,说自己刚才在河那边,看见黛玉在这里蹲着玩水的,这一下就撇清了自己,让红玉和坠儿成功地以为听到她们谈话的是林黛玉。
这是宝钗最为人反感的地方,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刻意为宝钗粉饰,不过,请容我分析一下这件事。男女私相授受这类事情,在封建时代是有伤风化的,尤其是丫鬟和本家的爷们传递信物,更是绝不会被容忍的,但是作为一个未出阁的贵族小姐,撞见了这种事情,第一反应是什么呢?肯定是躲开,若躲不开,就只有想办法解脱尴尬。
这桩事,若换作了是黛玉听见了,黛玉的反应会是什么呢?我想不会和宝钗一样。依黛玉的性格,恐怕是会拿话岔开,找件无关痛痒的事儿,打趣红玉和坠儿两句,来摆脱尴尬。
若换作了探春听见呢,那将会如何?探春可是眼里揉不下沙子的人,她可是贾家的正牌小姐,若是她知道了这件事,纵然当时假作不知,事后也肯定会悄悄知会凤姐,让凤姐找机会打发她们出去的。
宝钗急中生智,玩金蝉脱壳,为什么不选别人,单选黛玉呢?其实并非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故意嫁祸”给黛玉。因为当时她刚刚从潇湘馆出来,脑子中第一个想到的人自然是黛玉,又加上她和黛玉都是贾府的客人,不会给红玉和坠儿造成本质的威胁,所以借黛玉脱身是她最好的选择。
宝钗这样做,是为明哲保身,但确实不够光明磊落,眨眼间就给黛玉树了两个“敌人”,虽然这两个敌人都够不上级别,然而此事足以证明宝钗确实是有城府、善谋略的一个人。
但是,即使红玉和坠儿以为偷听她们隐私的是黛玉,客观上也不会对黛玉造成什么危险,更不会给黛玉带来什么灾祸,因为坠儿不过是丫鬟中的最末等,而且品行很坏,后来因为偷了平儿的虾须镯被晴雯撵出去了,而红玉即使攀上了凤姐这根高枝,也不可能成为凤姐的心腹,所以她们即使要说什么黛玉的坏话,恐怕也递不上话去,而且黛玉是贾母心尖儿上的宝贝,谁又敢说她的坏话呢,所以“嫁祸”一词显见的用得有些过重了。
宝钗和黛玉的生长环境不同,黛玉家是四世列侯,到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则是科第出身,所以林家既是钟鸣鼎食之家,亦是书香门第,黛玉的生长环境很是单纯,及至来到贾府,贾府亦是贵族世家,黛玉在贾母的关爱呵护下,比正牌小姐还受宠,所以黛玉虽然常有身世之悲,但其实她远没有宝钗经历的世事多。宝钗出身皇商之家,从小聪明伶俐,见识过人,很得父亲喜爱,但不幸的是,她父亲去世的早,她的哥哥又不争气,她只好帮着母亲料理家计,管理家里上下,打理店铺生意,哪一样不需要心机谋略?所以宝钗为人处世自然要圆融通达,玲珑周密。这是她自小就已形成的处世风格,这种风格早已浸润进了她的血液里,一遇到事情,并不需要刻意去思索要怎么做,自然而然就照心里的套路去做了。
但我们不能由此断定宝钗的心里“藏奸”。之前黛玉也一直这样看待宝钗的,直到黛玉说错了酒令,宝钗暗地里劝她提醒她,她才知道自己以前错怪了宝钗。若说黛玉一直是被宝钗蒙蔽的,这话我却是不信,黛玉是何等样聪敏的一个人儿,即使一时被蒙蔽,焉能长期被蒙蔽?而且你看后面章节,黛玉和宝钗的关系越来越好,越来越亲密了,黛玉直接称呼宝钗“姐姐”,赶着宝琴叫“妹妹”,还认了薛姨妈做干妈,贾母也“十分喜悦放心”。贾母最疼爱的两个孩子就是宝玉和黛玉,她是希望黛玉能和宝玉在一起的,所以,她一定也知道王夫人和薛姨妈姐俩的密谋,贾母作为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一生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于世事人情上早已修炼成精,如果宝钗心里藏奸,她不会让黛玉和宝钗过从甚密的。
在曹雪芹的笔下,金陵十二钗人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物,才更真实生动,才更可亲可爱。一点缺点也无的人,世上哪里去找啊,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所谓圣贤,也是有缺点的,只是人们带着光环去看他,自动屏蔽了缺点罢了。
下面,再来说说宝钗的“无情”。《红楼梦》里共有两处体现了宝钗的“无情”。
第一处在第三十二回,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跳井自杀,薛宝钗去给王夫人道安慰。
宝钗不知金钏儿的死因,便问王夫人,王夫人自然不好把实情相告,就说金钏儿弄坏了一件东西,自己一生气打了她几下,撵了她回家,没想到她气性大,竟投井死了。宝钗就安慰姨娘说,或许金钏儿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贪玩失脚掉下去的。如果她真是生气投井,那就证明她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宝钗如此一劝,王夫人好过点了,但仍说是心里不安。宝钗便又劝道,那就多赏她几两银子以尽主仆之情吧。
可能有些读者觉得宝钗面对此事的态度过于冷漠,但宝钗本意就是来安慰姨娘的,她还能怎么说呢。难道要她替金钏儿出头,指责姨妈不该打金钏儿,更不该撵走金钏儿吗?何况宝钗根本不知金钏儿被撵的真正原因,照王夫人的谎话往下推理,因为弄坏一件东西,王夫人一气之下撵走她就自杀,可不是糊涂是什么!
之前金钏儿被撵,连她的亲妹妹玉钏儿(玉钏儿也是王夫人的丫鬟)都不敢给姐姐求情,姐姐自杀后也没见她去找王夫人说道几句,宝钗和金钏儿无亲无故,有什么理由替她出头呢,何况此时金钏儿已死,掰扯对错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对她活着的亲人好一点也就罢了。宝钗的话看似无情,实则处处在理。
是谁害死了金钏儿呢?始作俑者其实是宝玉。宝玉和金钏儿调情,才惹怒了王夫人,而宝玉看见王夫人发怒,自己早一溜烟蹿了,哪管金钏儿的死活,这样说来,在这一事件中,其实最无情的却是宝玉。
第二处在第六十七回,尤三姐突然自尽,柳湘莲失踪,薛蟠急哭了,薛姨妈也深为叹息,而宝钗却不以为意。
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了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
说完这番话,接着便和母亲讨论商铺伙计的事情,看起来的确有些冷漠无情。
宝钗的性格的确是有些冷,和一般的女孩家不一样。曹雪芹给宝钗的判词是“山中高士”,何谓高士,志趣、品行高尚者谓之“高士”。而“山中”呢,是说宝钗有山林之志。
通观全书,可以看出,宝钗于儿女之情甚为淡薄,她志向高远,既信奉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又有超脱出世的想法,对于她来说,宠辱可以不惊,贫富难夺其志,她不独对别人淡然漠然,对自己也很是克己自省。她衣着简朴,不喜穿金戴银,她的居室里如雪洞一般,既没有什么贵重的玩物,也没有什么装饰品,就连床上的帐幔,都是低调暗沉的黑色。宝钗所作的灯谜诗中有一句“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该是她自己心境的写照。
最能体现宝钗志向的是她那阕《临江仙》词。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她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阕词的最后一句,却历来为一些人所诟病,说这一句体现了宝钗的野心云云。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偏解。有的人误解,恐怕是因为“青云”一词,因为有个成语叫做“平步青云”,是形容一个人一下子得到了高官厚禄,含有贬义。但是“青云”在古代诗词中,最常指代的含义却是比喻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是“青云之志”的意思。且看她作完诗后,众姊妹的反应:“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须知大观园众姐妹,都非庸脂俗粉,都是在高雅的诗书中泡大的,若是宝钗的词果然有庸俗之意,会得到大家的一致赞美吗?
在我看来,这阕词恰好表现了宝钗的远大理想和志向。宝钗若是一个男儿,一定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但可惜她生为女儿身,在封建时代,只能是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只能在诗词中、日常生活中展现自己的理想了。
宝钗在劝说黛玉不要乱读杂书的时候曾说,“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句话一是表明了宝钗对于读书的态度,二是作者借宝钗之口讽刺了世事。
宝钗常劝宝玉认真读书上进,惹得宝玉次次不高兴,而黛玉却从不曾正面规劝宝玉读书,因此宝玉“深敬黛玉”,这点,想来也是许多人不喜欢宝钗的地方。
但我觉得宝钗没有错。儒家的理想是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读书入仕,是为了实现自己济世救民的理想,做官,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可是这世间太多庸俗的读书人,扭曲了本来的志向,只懂得投机钻营、爬高踩低,这其实是违背了儒家的基本原则的。《红楼梦》全书中,可有一个洁身自好、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没有。就连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摆不脱人情的窠臼,把一个表面才华出众,内里贪酷狠毒的贾雨村推荐给了二舅哥。曹雪芹借宝钗之口,来表达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也通过宝钗来说明真正的儒家精神是什么。
PS:一口气写了接近四千字,想说的话却才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另起一篇吧,太长了我怕亲们看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