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的众生相 ----《四世同堂》人物面面观

2020-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德平不惑

只有在苦难的时候,才能分清各种形形色色的人,而且从本质上。

平时,看到的只是亦真亦假的表象。

长时间的苦难,才是扯掉遮羞布的唯一利器。

《四世同堂》讲述的苦难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故事,这是中华民族的苦难,是时间漫长的一份苦难。

人性,在这份苦难面前昭然若揭,体无完肤。

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现实主义者:(简称投机者、卖国贼、汉奸)

(1)代表人物:冠晓荷、大赤包、李空山、高亦陀、蓝东阳、祁瑞丰、胖菊子,冠招弟。

(2)人物特点:他们是十足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唯利是图; 道义放两边,利益摆中间。

(3)人物下场:没有一个人民或者一个国家会在内心中饶恕过他们。秋后必会算账,因为当下谁也斗不过他,他是当下的强者,因为主子的需要。他的兴衰完全取决于主子的得失。

(4)作者感悟:

这些人都是“人精”,他们会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非常的精致,无论在苦难中,还是不在苦难中,他们都可以生活得很好,因为他们有很强的适应性,适应这个社会,因为他们的无皮无脸,因为他们不存在的底线。

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存在的价值就是既得的利益,长或短,道义或者卑鄙,血性或者无赖,都是次要的。别人,对于他们,永远只是伺机出卖和践踏的工具而已。自私自利,已经长入骨髓,成为身体的一个器官,毫无任何的不舒适感。

媚笑,是生存的技能;圆滑,是遮丑的本能。

二,理想主义者:(简称:战士、勇士、英雄)

(1)代表人物:钱吟默、钱仲石、祁瑞文、孙七、祁高弟。

(2)人物特点:坚定,勇敢,有底线,有正义感。

(3)人物下场:要么成为英雄,要么成为烈士,要么在战斗中永生,要么在平静中安详地老去,没有愧疚,没有遗憾。虽然最终却只是多数的被遗忘,偶尔的被想起,无论是时间还是名字。     

(4)作者感悟:这是一批值得我们凡人尊敬的人物,无论他们是否有着人性共通的弱点,有着坚定前的犹豫,有着无奈,有着懦弱,但是他们永远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因为他们的无畏,因为他们的付出,因为他们的勇敢,因为他们的”不懂变通”,尊敬和崇拜来自于我们的做不到,来自我们“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求生欲望。

 时代造就英雄,也需要英雄。他们的灵魂不死,永世永存。

三,普通生活者:(简称:百姓、平民、鼠辈)

这个【普通生活者】基本可以分为三种:

(一)为了生活只能为虎作伥的(有良知,不作恶)。

(二)为了生活只能发发牢骚的。

(三)为了生活始终一言不发的。

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绝大多数的普罗大众,都会自觉在这里分成这三类,在现实生活中挣扎着,只有着一个同样的可有可无的目的:努力活下去。有一点尊严的,无所谓尊严的;有良知的,无所谓良知的;偶尔发点牢骚的,毫无心力发牢骚的。

蝼蚁的生活,简单到只剩下活着,困难到只能活着,要么默默无闻地活着,要么默默无闻地死去。这种生存的状态下,不能用简单的善恶评判评判普罗大众的行为,人已经退化成一种无所谓高等与低等的动物,有的只是仅存的本能,当一个动物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又有谁会能高尚到熟知礼节的境界。

不要考验人性,更不能在苦难中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的底层就是本能。“活下去,传下去”的本能。

特别感到温情的是那些在苦难中依然保持着温度的人,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只是心存善念的普通人,一样的苟活,一样的无奈,一样的困难,但是能在这份困难无奈的苟活中,留给别人一丝力所能及的温情,诸如李四爷和李四妈那样的。他们或许在这个世界上,都不会留下任何的名字,但却会在他们的轨迹中残留着那份余温,给人在苦难中,多那么一点点的盼头和希望。

我们是一个历经太多苦难的民族,我们风风雨雨走过千年,从未被人分离,不是因为上天的眷顾,只是因为我们面对苦难时的忍耐,耐得起苦难的那份顽强。

苦难,我们不想,我们也不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