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同时

2023-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颜娘娘的碎碎念

对一些词的敏感也是没理由的。也许“但是”是近来用的较多的一个词。

尤其是和孩子沟通,聆听在前,认可在前,告之在后。

“但是”百度的释义为:用在后半句,表示转折的语气,可是。

语文老师上线,会继续追问:作者会强调前半句,还是后半句?

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重点在后半句。

回顾生活中的语言习惯,类似这样的语境还不少。

“周末写的作文很有创意,选材很新颖,”听到了老师的肯定,孩子的眸子蓦然亮了。

“但是错别字有点多,书写不美观……”

得,刚刚还亮晶晶的眼神忽地黯淡了,头也不自觉地低下去了。

“这月的业绩大家完成得都很好!”

群情沸腾,个个与有荣焉,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

“但是还有人慢了节拍,拖了后腿!”

刷!立马静寂,一时人人自危,唯恐点到自己。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连词,用在我们的语境里,总让人不自觉地关注后半句的内容,并且内心常常会掀起波澜。

如果前半句是肯定、表扬、赞许、鼓励的言语,后半句的“但是”会让先前的正向引导立马被打入冷宫。

“但是”就像是偏光镜,让听者更多地关注、纠结、徘徊于硕大白纸上米粒般大小的黑点。

“但是”好似偏离航线的帆船,原本风正好扬帆,却因意外刮来的风自乱阵脚。

不想强调“但是”后面的话,那就不会说出“但是”二字,前面的话不过是铺垫。

想指出他人的错误,但不想说的那么直接,那就先说几处优点,再但是。

想让达成自己的目标,那就先说几句好话,再“但是”加自己的真实目的。

想夸奖对方时也是,先说几处不足,再强调功大于过,突显其优点。

但是是一种转折,与上文的含义截然不同,强调后面的重要性。

但是一说,前文可能都是废话,就想表达后文的意思罢了。

这样来想,虽然但是之前的话很好听,但是但是之后的话才是重中之重。

但是,该怎么使用呢?给出建议——用“同时”取代“但是”。

“今天阳光很灿烂,但是外面风很大。”

是不是立马就让你打起了退堂鼓?好似寒风凛冽之下,和煦的阳光也不复温暖。

“今天阳光很灿烂,同时外面风很大。”

客观地陈述一个事实,风很大又怎样?

热爱可抵朔风低吼,更何况还有暖阳为伴。

“但是”读来有点偏激,带入情绪;

“同时”读来不偏不倚,冷静客观。

两个词语的背后莫不是隐藏着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密码?

思量及此,对于我这个喜欢说“但是”的人来说,真有点上头了。

看来要试着用“同时”来代替“但是”了。

或许时间长了,会让自己的情绪更平和、安宁,会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宽容和慈悲,同时将这份豁达传递出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