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嗅味触,你是哪种人才
这段时间强行霸占了很多时间来开发并推出一个新课,新课叫《职涯规划——做自己生命的设计师》。因为是自己新开发的课程,所以对于市场效果,说实话,我们自己心里并没有底儿。谁知道,课程推出后,小规模试水竟然一天报满,而且课后的反映也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由此可见,课程中我们运用的知识和技巧,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有那么一点儿帮助的。
今天我就把这个大受好评的课拿来作为话题引导,下切触摸到的NLP基础理论。
这个课程本质上是围绕帮助大家找到能最大化发挥个人所长、或者快速找到自己蕴藏无限潜力的职业而展开的,其中就包含了上一篇我提到过的NLP五个感官理论。
那么,你确定自己到底是属于听觉型?视觉型?还是触感觉型的人吗?视听嗅味触这五个感官里,你的哪几个感官更强大?如果你也相信人和人的交往就是讲感觉的话,你能通过在和别人交流中准确找到和你同频的人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55662/4c6366c9c8080e4c.jpg)
唔,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
——我好像什么感官都很强大,而且看人也从来没看走眼过。
好吧,如果你真的是什么感官都很强大的话,那恭喜你!因为你应该是全世界里占比不超过5%的极超品人才!
还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
——我看谁都看得准,就是看不清我自己。
没关系,我先和你玩个游戏轻松一下——
你来判断下,下面我提到的这3个人,他们分别属于哪个类型的人?
A陈道明B特朗普C马云
怎么样,选好了吗?
如果选好了,我再问你另一个问题:
下面这段新闻访谈里的受访者,他最有可能是属于哪一类型的人?
“滴滴”不一定适合现在这个社会,因为现在控制这个行业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安全;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想谁坐在上面都会紧张,不管滴滴最终和哪个大平台合作都一样。
有答案了吗?
不管你有没有想好,我都要公布答案了。答案在以下内容里寻找:
【视觉型行为特征】(节选部分)
头多向上昂、行动快捷、手的动作多而且大多在胸部以上;喜欢鲜明的颜色、线条活泼、外形美丽的人事物;说话简短轻快、声调平板、不耐烦冗长说话;要求环境清洁、摆设整齐;喜欢事物多变化、多线条、节奏快;能够在同一时间中兼顾数项事物,并且引以为荣;说话开门见山,三言两语便已说完;坐不定,多小动作
……
【听觉型行为特征】(节选部分)
头常倾侧,习惯用手按嘴或托腮等动作,走路不徐不疾,间中表现中节奏感;重视环境的宁静,难以忍受噪音,注重文字的优美,发间正确等;事情注重程序、步骤、按部就班;说话内容详尽,或会有重复的情况出现;在乎事物的细节;对用字很注重,不能忍受错字
……
【触感觉型行为特征】(节选部分)
头常向下作思考状,行动稳重、手势缓慢且多在胸部以下;说话低沉而慢,使人有深思熟虑的感觉,多用价值观的字;呼吸用胸之下半部及腹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善多言,可长时间静坐;穿衣服常穿大一码,在乎舒服;往往不能说完一句完整的句子,而要分两三次才能说完
……
【视觉型思考模式之类型用字】(节选部分)
表示、一闪、灰暗、水平线、澄清、明显地、图案、框架、反映、出现、光明、黑暗、幻想、阴影、样子、形象、认清、表现、款式、看起来、速度、貌美如花、明明白白、鲜艳夺目
……
【听觉型思考模式之类型用字】(节选部分)
寂静、文章、含糊、大叫、响亮、告诉、问答、谈谈、垂询、听懂、和谐、表达、故事、废话、童话、走调、刺耳、低调、回响、咬字、沟通、闲话、不值一提、言犹在耳、呢喃燕语、说老实话、听起来不错、讲讲你的意见
……
【触感觉型思考模式之类型用字】(节选部分)
本能、压力、开心、匆忙、快乐、幸福、兴奋、感受、坚持、怕怕、适合、坚固、漂浮、接触、破坏、紧张、狠心、实际、打击、安全、抚慰、冷漠、支持、控制、难受、愤怒、烦躁、掌握、顺利、讨厌、一点都不怕、凉场尴尬,你觉得如何
……
把这些总结放在一起之后,你发现些什么规律了吗?
没有经过刻意训练的人,常常习惯于用能让自己感觉到舒适的动作或词语来释放他们当下的心情和感受,这些都是基于他们某个强大的感官而自然流露出来的,通过捕捉和有意识的分析,是可以被我们所接收并利用的讯息。
现实当中,大部分的人属于某一个感官很强,另一种或两种次之,或者反过来,某两个很强,另一种较弱的情况。三种感官都强或者三种感官都弱的情况并不常见,除非刻意训练或故意掩盖而为之。
知道并掌握这些小知识,在生活可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稍微大一点的,可以上升到人生走向、职业规划、家庭构建等;小一点的,可以改善局部的人际关系,比如,很多销售精英就很善用这些知识,与客户建立融洽的关系,促进成交;或者说得更细一点、更俗一点的,如果朋友失恋了,你也知道用什么方式能更有效的帮助TA走出心理困境,等等。更厉害的,顶尖的刑侦高手,会通过感官的蛛丝马迹,明查秋毫,迅速找到破案的关键点,并逐一击破。
当然了,NLP可不仅仅只有这些,还有很多有趣又有用的知识等着你去了解和发现,比如从这个基础理论,我们可以拓展一下,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提升我们相对偏弱的感官,达到所有感官都相对接近甚至持平,这样一来,可以相像,我们处理起平常感觉烦乱的关系来就游刃有余多了。如果你愿意,以后有机会我将为大家讲讲打造“三高”感官的小技巧,一起来全面提升我们的社交和工作、生活能力。掌声鼓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