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王圣教序》的一个字:让书法界困惑了1300多年,至今不理解!

2021-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文鱼学书

爱好书法的朋友都知道《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这本经典碑帖,它是学习行书的首选范本,已经风靡了一千三百多年。

赵孟頫临《集王圣教序》局部

这是唐朝贞观十九年(645年),唐三藏在天竺求佛法十七年后,携佛经657部回到长安。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玄奘所译的经文,专门为其撰写的序文,即《大唐三藏圣教序》。当时的太子李治还作了《述三藏圣记》。玄奘收到《序》和《记》后,分别给皇帝、太子写了谢表和谢启,李世民、李治又各作了答谢启。

这四篇文章与玄奘所翻译的《心经》,构成了《集王羲之圣教序》的完整内容。当时玄奘法师的弟子怀仁和尚,从大唐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及民间王羲之遗墨中集字,历时二十四年,完成了这部巨作,并镌刻立碑。

《集王羲之圣教序》,全称《唐释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并记》。大唐咸亨三年(672年)十二月立于首都长安大慈恩寺,现存于西安碑林。由于王羲之真迹极少传世,此碑帖成为后人学习行书和王羲之书法的最佳范本。

经常学习王羲之书法的朋友可以看出来,其中:“知、趣、或、怀、将、风、是、崇、幽、朗、群、然、林、托、为、揽、时、集”等字是选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和尚对于书法的高超造诣和严谨态度,使得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惟妙惟肖,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及韵味,后人评价此碑“天衣无缝,胜于自运;逸少真迹,咸萃其中”。  

我们知道行书不同于楷书,行书笔势流畅活泼,书体自由,讲究点画、结构和墨色的变化。行书从使转呼应中见性情,很多字的结构都是以斜取正。比如下图中的这几个字:

“盖”字第一笔是直的,第二笔竖画,第三四笔连起来写成斜的,最后的“皿”字部把整个字拽回来了,整个字还是平衡的。

“者”字的横画很斜,最后的“日”字部把整个字取正了。

“书”字三个横画很斜,靠最后的“曰”部取正。

“体”字宝盖和竖画很斜,靠右半部取正。

可以看出来行书中的斜画主要体现在横画和竖画上,楷书这样写肯定不行,但是行书就可以。这几个字如果都写成平整的就没有行书的奇特和险绝了,更不要说生命力和神采了,因为“平直相似,状如算子”,这就不是书法了。

下面要说到碑帖里的一个字,让今天很多书法爱好者、甚至是书法大师们困惑了几十年,都无法理解。这个字就是文中的“释”字。上下句为“问道法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我们看下图:

为什么理解不了,因为它太斜了!通篇只有这一个字,斜到这种程度。王羲之是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么斜的一个字?怀仁和尚为什么非要选择这么斜的“释”字?就没有其它选择了吗?

有人认为应该是集字的时候有局限性,偏旁部首拼合过程中结体缺少呼应,或者有误差所致。但反过来又想,怀仁大师二十四年的时间都付出了,怎么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还好今天很多著名书法家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而且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说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秘书长、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张旭光老师,通过研究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见解。

一是顺势呼应

这个字还是这个姿势、斜度,但是最后一笔结束的时候调整过来,有一个回调的过程,如图:

张旭光在视频中演示

这样就可以呼应到下一个字,通过这种调整就变得异常精彩了。

但这种处理,在原碑中并不明显,是不是过于牵强?

二是体现生命状态和佛家思想

首先是把一个形象赋予给这个字,左边这个就是一个柱子或者是一个墙,右边就相当于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是靠着他的,这样一靠就很悠闲;然后又把这个字的理解和这个字义联系起来,“释”代表的是佛教里的释迦牟尼。

二者联系一起就是:一个生命的状态很悠闲地往那一靠,好像佛家的放下,一切释然!最后还说到把行书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部首看作一个生命状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个字。

后记

每个字都体现着生命的状态,这理解确实很有意思,不过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上来。总体上感觉还是好牵强。于是翻开字帖,重新看了看这个“释”字,竟越发地顺眼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