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小说里的故事,生活里的童话大学生活

给自己发消息

2017-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循时

“嗨呀【抱抱】”。

消息发出,没有回音。

自嘲地勾勾嘴角。

最无聊的不是漫不经心的刷微博逛贴吧切换各种界面,而是用大号给小号发无关紧要的消息、语音,甚至表情。

一种近乎分裂的行为。

班级出游,笑骂声此起彼伏,娱乐八卦,各类见闻,黄色废料都是交谈内容。我渐渐走到了队伍的边上。一路上,除却偶尔微笑,几乎处于‘沉迷’手机状态。给自己发信息的那种‘沉迷’。

话题面前,做不到侃侃而谈。

美景面前,做不到坦然欣赏。

偏生如此的格格不入。

给自己发消息

究竟是寂寞导致了‘沉迷’状态,还是‘沉迷’造成了格格不入?

会突然蹦出这样的问题。

我不知道答案。

吵闹的ktv,奔忙的街道或者一些其他热闹的场所,总有一些人在手机里与繁华共舞。

或是弥补空虚,或是缓解尴尬,或是纯粹的打发时间。

为什么会感觉‘无聊’与‘无所适从’?

为什么手机成了救命稻草?

无非是当前环境你不能融入。

可能有人说,我只是不想融入而已。那么我想问,倘若都是对你温暖的关注与爱护,谁会拒绝融入呢?这貌似涉及合群与否的问题了。只是我想说的是,主动安静和被动安静是有本质差别的,前者是心灵选择的自我空间,后者是环境隔离出来的自我空间。

而手机的作用,恰好给了被动空间的选择感。

亦或是,安全感。

给自己发消息

‘沉迷’与‘聊天的火热’成了热闹的面具,将形单影只踽踽独行掩盖的多彻底,又多么堂皇。

“你最棒啦【亲亲】”。

走在人群里,给小号发着消息。

看我多倔强,又多可悲地,

保护着骄傲与自尊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