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目娱心

思考|焦虑面面观

2020-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农场的风

说到焦虑,再提一次最近我吃药的变化。

吃药有风险,入口需谨慎。

大概三四月份的时候吃了一段时间的黛立新,一种抗焦虑的药,医生给我开的,吃了药感觉胸闷气短的症状得以缓解。那阵子体重突然增长了五斤,以为是吃的多了,其实饭量没有变。直到感觉状况良好停药后两个月,体重逐渐降下来,仔细思量,才断定是吃药的原因。正好看娱乐新闻,说到马思纯胖了,她说是因为精神状态不佳吃药导致的,约摸和我吃的差不多。

最近一个月,因为儿子快要升中学,今年成绩滑坡的很,各种考试都不理想,怕不能适应紧张的中学生活,焦虑感又袭击了我,胸闷气短的症状又开始发作,药又吃上了,很明显,才一周时间,体重又上涨了四五斤,好在一直这个数值不再继续上升,本身偏瘦的体格也看不出变化多少。只是依靠药物的治疗自是下策,还需个人调解才行,道理都懂,做起来却难。

看书、听书、交流方法齐上,也想睁只眼闭只眼佛系面对,却时不时被各种培训班老师言论和公众号的中考高考信息刺激到,难以平静。

只希望正式开学后在良好的环境里,孩子能够遇到良师益友,思想开悟能够自我提升,我心上的担忧便可消散。

当然,他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缘由,对于思虑过度的我来说,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想放下,却放不下。


今天读的书说到焦虑到底是什么?

摘录部分如下:

那么,焦虑( anxiety)到底是什么?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们用了那么多看似不同却又意思相近的词来形容它。焦虑,有时被认为是略轻于恐惧(fear)的感觉,但在专业上认为,焦虑症( anxiety attack)的后果,与恐慌症( panic attack)是一样严重的。焦虑可以是一种情绪感受,可以是一种生理状况,或者是不安的念头与想法。压力( stress),通常指的是持续的焦虑,担心(wory)和困扰( obsession)是焦虑的心理表现,紧张性习惯( nervous habit)与强迫性行为( compulsion)是焦虑的行为表现。惊悚与恐怖 dread, terror)意味着极度的焦虑,但这些字眼都难以精确定义。

大多数孩子偶尔会感到焦虑,有些孩子却一直在焦虑。有些孩子即便产生了焦虑,但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这些概念确实容易把人搞糊涂,因此我们不必给出精确的定义,只要有个方向性的了解就行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