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记: 在日更中发现自己
在飞雪中送走了寒冷的冬季,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今天是04月13日,四月以来头一次休息,在这繁忙的工作中,不经意间这个月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接下来的戏份,将如何演绎?
翻开旧日的笔记,发现自己此前的目标太过模糊,工作上由于行业及自身经验有限的原因导致具体事宜无法做细致安排,而其他事情更是因此而受到牵连。当然,除了工作外,我的活动范围仅仅是阅读和写作。
对于今年的计划,以及相关范围内的行为状态处于什么进度之中呢!盘点一下:
关于工作
工作非想象中那样,非一般工作那样,做一部分就少一部分。就像耕耘一块地一样,今天挖完零点几亩地,你并没有完成零点几亩地的全部工作,明天还得去打坑播种,后天还得去浇粪等工作。虽然最终是以多少亩作为工资单价计算法,但根本无法每天总结当日完成多少,所以年初的每日盘点工作成了一句空话,再则时间上也不允许。
讲到工作,不得不讲工作状态了,平均出门时间为7:00-7:30,干活时间在7:30-8:00之间,下班时间均在20:00-21:30之间。这都不算什么,主要是晚饭与午饭时间相隔8小时,而且这月以来几乎天天如此。
如果说工作状态就是生活状态一点也不夸张,唯一的工作伙伴是我老爸,唯一与他的交流90%以上是关于工作问题,除此之外,我几乎没有与任何人对话的机会。
如果说工作使得身体如牛负重,那么与老爸的交流更使我身心俱疲,前者在一个晚上后又是精神饱满的一天,而后者是根深蒂固的心里打击,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无仇不父子吧!我很清楚自己有很多方式让自己内心的灰尘一扫而空,例如健身、读书和旅行等等。而现实只能选择读书,我知道这并非最坏的选择,也不是最好的方式,但这是自己当下最合适药方。
关于阅读
电影《罗马假日》中有句话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凭着不堪回首的岁月,我坚信读万卷书是行万里路的基础,当然你大可同时进行,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安排,但读书最好靠前排列。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书的作用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发现,虽说读书不一定是万能的,但它确实可解决人们所遇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在花样百出的功能面前,自我疗愈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自愈是读书功能的核心。刘汉王朝的后人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
所谓医愚,就是分解掉人身上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不断过滤掉自身多余的杂质。有人说读书和走过的路越多,就发现自己越无知。这话对也不对。
一口井的知识容量有限,因此井底之蛙会觉得自己知道得很多,但当他突破自己认知边界的时候,才能发现更多,才知道无知大于已知。但这本身不该是烦恼的根源所在,因为你会因此而高效解决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之所以把发现后的无知当成烦恼,那是你贪得无厌。
在年初的个人阅读书单中,多以古今中外文学为主,这其中包括特殊的历史类书籍。这些书籍在我每月读书规划中占约三分之二,实际占比有所浮动。尽管有部分工具书作为辅助阅读方向,也是因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并不想刻意的把它当成任务一样去完成。
一月未算在内,二月读书整体比较佛系,三月实际阅读与原计划稍微有些出入,但也无意间填补了自己某些方面的无知,比如重新认识一个人,一位受人尊敬的前辈学者季羡林先生。再说四月,时至今日,十三号了,似乎阅读了许多,但这些阅读和读后笔记零碎得令自己不忍直视。每本书都读了一部分,但没有一本书读完过,最重要的是没有特别的发现,读后也只留下屈指可数的阅读散记。
接下来不是要把一本书读完再读另一本,而是需要做纵向的调整,即把相似的书籍归类同时阅读,不同类别的某一本书单独阅读。同样的是,接下来不是要在短时间内阅读各种工具书,不是为解决某种定向问题而阅读,核心是“医愚”。
发现,发现,再发现。在发现中进取、在发现中实力。
关于写作
时至今日,四月份的写作多为散记,包括阅读散记、工作散记、生活散记、思想散记等。在阅读方面,没有一篇纯粹的书籍内容分析、分享。
工作因素,还是工作因素,使得阅读量缩小不说,为了写作,睡眠时间大幅度减少。另外,写作素材也混乱不堪,有时半夜整理过程中,丢失了不少重要内容。
当下对于写作这个问题,主要矛盾不是写什么,也不是怎么写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写,这是近期每天都会面临的问题。因此,写作也改变了自己近期的作息规律、吃饭习惯等。
除了熬夜的恶习,吃饭同时拿起手机的坏习惯又来了,美名其曰: 边吃饭,边阅读,但有时也和她聊天。因为除她之外,没有与任何人联系,个别近亲也是偶尔饭后之余通个视频。
此前给自己规定,吃饭不玩手机,不用说,在短期内肯定是自废武功了。这样的规定源于多年前在春城养成的习惯,因为那句话刻骨铭心,“以后吃饭,哪个耍手机就把手机丢在汤锅里。”虽然是团队间的说笑,但大家几乎也默默遵守着这个不成文的规定。珍惜眼前时光,珍惜眼前人是我们应该时时牢记的日常行为,即便那个环境、那个人对你来说是烦恼的来源。
既然短期内无法保证自己删除这样的陋习,我还是给自己开了两道药方。第一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第二是写作,写作,再写作;如此反复践行下去。
关于生活
前面我说到,现如今自己的工作状态就是生活状态,所以也极难得出现生活趣事,或者关于生活的所见所闻等。因此,继续阅读和写作是我最重要的活动。其余的重要事情,需要靠工作得以实现。
写在最后
1921年11月,陈独秀在《我们怎样改造思想》的演讲中提到“医生医人,也要慢慢地见效,若有一个人的病必须两星期才能够好,无论什么医生,他绝不能使他三日就好。”这是浅显易懂的道理,可往往人们难以做到,我想通过读书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但我不曾幻想过获取一本书的大部分精华,也没有通过读书赚多少钱的点滴念头。
虽说成长有快慢,但我并不求三天速成,亦不追求21天成长宝典之类的理论。关于阅读,关于成长,我的初衷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只求能循其道,虽愚且明。
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我相信没有本质的区别。艺术是艺术家的六便士,六便士是谋生者的艺术,所谓月亮也不过是另一群人的苟且罢了。
保持微笑,保持学习,保持前进。
我是独孤燕,一个行走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