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晓多一起写2018年度计划!读博生活

【带娃读博记录3】长大|拖延症|关于“老师”

2018-10-03  本文已影响9人  9bdbbd440786
写不出文献综述,要去吃甜甜圈喝奶茶

2018.9.24-9.30  博一第2周

这又是一个充满变化、心情起伏的一周。

周一中秋节放假,在家宅了一天。生了孩子之后,就会觉得一天过得非常快。出去陪孩子玩、哄孩子睡觉、给孩子洗澡、洗衣擦地做家务以及吃饭这些时间,剩下的就只够补补觉了。幸亏我还有妈妈帮我带孩子,否则我真的得退学了。

周二的课老师要到国庆后上,所以依然没有课。所以我从上周五一直歇到这周二,然后我上周四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依然拖延着没有动笔,这也就导致了周六的着急忙慌。老公鼓励我参选班委,我思前想后,犹豫不定。老公认为,如果一件事你已经付出了90%努力,只要再付出10%就能收到更大的效益,那么为何不再多付出一点点呢?我觉得挺有道理,就决定参选了。老公帮我准备了一套讲说辞,不得不说,他真的很懂说话之道,寥寥几句就把我的优势点了出来。他在为人处世、说话办事上非常在行,总是能在人群里低调而又巧妙地显现出自己的价值,特别会来事却又不让人烦,从心里接受他、认可他,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周三的早上,宝宝又一次地在我临出门的时候醒来,仿佛母子连心,能够感应到我要走了,一定要醒来喝最后一顿奶。不知不觉他已经三个月了,在月子中心度过了幸福省心的第一个月,在炎热的酷暑天在家度过了慌乱的第二个月,在9月这个秋高气爽的时节度过了越来越上手的第三个月。 突然意识到,宝宝已经是个三个月的大孩子了。孩子的长大都是突然间的。突然间的,他会转头了;突然间的,会吃手了;突然间的,会咯咯笑了。可能,突然间的,他就长到18岁了。这样想来,略有伤感,一定要珍惜跟他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经过了这段时间的适应期,我慢慢获得一种“分离感”。在忙学业工作的时候,我能够让自己暂时地与孩子分离开来;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我能够让自己暂时地忘记学习。总之,全身心地专注于当下的那一刻。我一直都是一个“自私”的妈妈, 即使生了孩子,我仍然以自己为中心。即使生了孩子,我也没有只围着他转,停下前进的脚步。我去读博、去竞选、去学德语准备联培,我依然为自己而忙碌。我的人生主旋律还是实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自己的人生。而对于孩子,我会照顾他、养育他,但他有自己的人生,就像我也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亲密无间,却彼此独立。

周四妈妈又发脾气了。她觉得老公带娃不积极,总让我受累。而妈妈的坏脾气又是老公不喜欢的,尽管她吃苦耐劳,给我们花钱。

周五下午去体检。体检完去了学院,在图书馆碰到同学,讨论了下作业,然后就被刺激到了。大家的作业都做的好专业,而我连思路还没有。差距太大,我得加倍努力才能赶上,而想要成为最优秀的学生,还需要巨大的毅力、自律和勤奋。

周末,婆婆从老家来帮忙带孩子。周六晚上,她和老公在家看孩子,我和妈妈抓紧去西单给宝宝买点衣服。生孩子以来,我一直在家带娃,东西都是网上购买的,都没能去商场给孩子买点衣服。坐在开往西单的公交车上,习习秋风吹进来,看着窗外向后闪过的街景,感到长久以来都没有的放松和雀跃,那一刻属于我自己。

这周最大的挫败就是文献综述作业。上周四布置的作业,这周六交,中间还有五天全天没课,而我居然还是拖到了最后一刻才交,甚至过了deadline半个多小时。带孩子固然忙,但更多的是个借口。我可以在孩子睡觉时写啊,我可以在上下学路上看文献啊,我可以不睡觉写啊。时间没有逼近deadline的时候,我的大脑像是呆滞了,看什么都只是浏览,懒得思考,只有在最后的时间里,才会飞速运转,然而大势已去,这样赶出来的作业质量能高到哪里去?所以,交完作业我很懊恼,为自己的拖延症,为自己的懒惰。我决定这两天重新写一份作业以弥补自己的过错。拖延症,博士期间一定要战胜它!

听了两周的课,关于老师有了一点点感想。

所谓“ 三流的老师讲知识,二流的老师讲方法,一流的老师讲境界”,博士阶段,知识的获得不能等老师来教授。所以,这也是博士阶段想要赶超别人的难点所在。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不仅要弥补知识,还要学习方法,更要找到这个学科的“精气”所在。

接触了几位老师,我发现,我更喜欢要求严格、指令明晰的老师。他们有自己的特殊习惯,对于课程有自己的要求。通常他们会在学期开始就将整个课程的教学安排讲的明明白白,如何上课、如何交作业、如何做展示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时间期限,甚至提交文件的名称都有统一的要求。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老师让人觉得很有条理和逻辑,威信也更高。还有另一种老师,他们和蔼可亲,要求不高,对课程的相关安排比如做展示、分组、考核这些仿佛没有确定的模式,愿意听同学的意见,随时更改安排,什么都可以商量。这样的老师固然随和,但是未免显得不够专业。我想,如果有朝一日有幸成为一名教师,我会成为前者。

国庆周,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看三本书,写三篇文章。下定决心要做的事,如果不马上开始,可能就永远都开始不了了。谨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