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也不能出家!揭秘佛教五大戒律习俗的真相
相信一提起佛教、僧人,肯定会第一时间联想到出家、烧香拜佛、颂经说法等等。佛教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传入中国也已经2000年。
在长期的流传普及过程中,不论是佛教教义还是佛教戒律习俗,都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
佛也不渡你
并非人人都能出家。
受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人们普遍以为出家很简单,寺庙都是“来者不拒”的,比如鲁智深打死郑屠,被迫出家逃难;《倚天屠龙记》的结尾,谢逊杀人无数,最后忏悔了罪业,出家当了和尚。
但其实佛教教义中对出家有严格的要求:出家动机必须纯真,出家要得到父母允许,必须年满二十,不能是肢体残缺或精神有缺陷的,最关键的是,不能是犯了刑法或负债的。
所以说,严格抠教义,鲁智深和谢逊出家简直就是笑话。当然,原文中也有相关交待,鲁智深能出家是因为赵员外给老方丈送了大礼,而三渡收谢逊为弟子可能是被张无忌打怕了……《西游记》中小唐僧一生下来就当了和尚,也是违反教义的。
烧高香是中国独创
烧高香是中国的“独门高招”。
印度佛教中也有烧香一说,大概是为了让佛陀闻到香气以感知信众的虔诚。不过印度焚烧的都是碎块和粉末状的香料,或者是在身上涂上香料。
中国则以烧香为主流,常见的线香大概在明朝才有固定形制。但并非烧的香越粗越大才越显虔诚,真正的虔诚要看香味是否足够浓郁。
所以小伙伴们以后再去烧香拜佛一定要走出误区,景区商家卖的粗如大棍状的高香,并不会让你在佛祖面前得到更多眷顾,而只会让商家的荷包更鼓。
点香疤是“防伪标记”
头皮点香疤跟教义无关。
僧人剃头后,头上要用香烫出九个或十二个点,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么这一做法是什么意思呢?
佛教教义表示这和我没关系,这都是汉传佛教自己鼓捣出来的。原来古代沙门不需要纳税,为防民众剃光头假冒和尚,大概在唐代时规定出家者必须点香疤以示区别,久而久之,竟成为汉传佛教的一种“新民俗”。
此肉非彼肉
出家必须吃斋吗?印度佛教最初确实有茹素戒荤的说法,但茹素并不严格要求。
印度佛教起初多以苦修、乞讨化缘为主要形式,信众施舍饭菜不拘荤素,只要有口吃的就行,有些小鱼小肉的并不抵制。只要不是自己主动杀的生、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杀生,就可以吃。
至于荤,据说主要是指食用后会产生恶臭的的食料,比如蒜、葱之类,因为吃多了这些,向信众传经布道时会因口臭惹人讨厌。如此看来,佛教的创始人还是很人性化的。
中国僧人吃斋的传统自南朝梁武帝始,他以帝王之尊发大愿力推广佛教,连带着把佛教教义中规定不甚严格的茹素,变成强制性、绝对化的禁止吃肉。
这么做虽然足够诚心了,却也因为对人的口腹之欲不甚友好,而令一些本心向佛的人望而生畏,这就违反宗教普及的基本规律了。
劝你要善良
“高僧说前程”不是佛教做法。
求大师算算前程,可以说由来已久,我们都已习以为常了。《水浒传》中智真长老给鲁智深作了一偈:“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准确地预言了鲁智深的命运。
现在仍有很多所谓的“大师”,这边厢口颂佛法,那边厢给人掐算流年运势。其实如果素手来往,倒也无可厚非,求者只是求个心安,说者只是说个大势。
因此,真正佛法高深的大德高僧,对世人多是善言劝慰。佛教固然有颂念偈子的做法,但多是表达对未来、彼岸、往生的美好希望,并不会作出什么预言,即便有什么预言,也是对来世而非现世,这是往生教与现世教的根本区别。
但如果你遇到的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所谓“大师”时,就要多加思量,并敬而远之了。(来源:不能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