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六“梦想早读会”作业心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原来除了坚持早起,还能更好

2017-03-11  本文已影响1871人  瓦力_CC

一个月前的我还坚定地认为,早起和跑步是我这辈子的黑洞。从未想过某一天能跨越这两个障碍,不,确切的说是不会去想,毕竟嗜睡如命的性格和一跑就虚的体格让我坚信在这方面我是毫无天赋可言的。

但,一个月后的今天,我骄傲的告诉闺蜜“今天是我早起第20天,坚持晨跑第5天,离21天养成一个习惯还差1天”。

“你打鸡血了?你这是鸡汤文中毒后遗症。”这是闺蜜的回复,但我自己知道,这一切都源于有幸结识了一群比我努力百倍的伙伴。

在《精进》中采铜老师说的“努力,不是意志力的较量,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因为跟他们在一起,我见识到了努力这种才能的强大,才知道:所谓的天赋型人才就是那些比别人努力,比别人更能坚持的人们。

想象过400人同时早起晨读的场景么?每天早上6:30准时开始,甚至比学生时期的早读提前半小时。更有伙伴自发的总结晨读内容,音频,PPT各种版本,在这种氛围下想不努力都难吧。

就是这么一群小伙伴让我收获了比早起、晨读更珍贵的体验:

1,努力远比天赋更重要。

心里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争论:“僵固型心智”和“成长型心智”,前者认为人的才能一旦形成就相对固定、不易改变;后者则认为人的才能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不断提升和塑造的。

采铜老师说,我们应该尝试将僵固心智转变为成长心智。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多问问“要做成这件事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升”;不要说“这件事我做不好”,多问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把这件事搞定”;不要说“这件事我已经完成的很好了”,多问问“我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的更好”等等。试试吧,也许你的平台会更高大。

曾经那个出于僵固阶段的我认为早起、跑步是人生黑洞,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努力,更加认可“成长型心智”理论。

2,你必须要有一技之长。

木桶理论曾经告诉我们,决定存储水量的是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板。这一理论曾指导我们这一代人许久,但以木桶来类比人类技能是否会有失偏颇?

韩寒曾以“全面发展导致的结果就是全面平庸”这样的言语,来抨击我国的应试教育,虽说言辞过于激烈但某种程度上仍体现了部分问题的所在,毕竟工作后发现那些在自己领域认知深度更高的人创造出的社会价值更大,比如秋叶大叔的ppt,比如罗胖的罗辑思维,比如小六的早读。

此现象用新木桶理论来解释会更直观:当有短板时,并不是补足短板,而是将木桶倾斜,或者继续把长板加长从而可以存更多的水。

所以,提升专注度,打造自己的长板,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后再去涉列其他领域比毫无目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此项还需继续打磨。

3,有时坚持并不一定意味着痛苦。

曾经认为意志力是坚持的关键,每当计划之事无法继续时,心里会默默传出一个声音“你就是意志力不行”,久而久之对坚持一词愈发排斥。

读完《精进》才知长期坚持一件事,激情的驱动远比虚无缥缈的意志力更能有用。譬如早读,倘若只有自己一人参与,毫无悬念此事必会搁浅,但由于加入社群,由于看到更多优秀的人每天都在坚持,通过参与群内讨论互动,自己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于是晨读这件事变成了一种乐趣。

小六说:先不要问有没有兴趣,就去投入的做起来吧,通过增加互动、寻找乐趣,从而长期坚持。

原来一起成长的路上,收获总比自己预想要多一点点,感恩遇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